广西百色市田林县浪平镇八号村地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素有“九石半水半分土”之称,望天吃水、翻山挑水一直是大部分八号村村民祖祖辈辈的生活常态。

“刚来到这里的时候,缺水的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一些村民洗脸刷牙用水都紧巴巴的,洗澡用水更是奢侈的事了。”穿着黄色扶贫马褂,正在带领村民安装集体水柜出水管的黄禧靖感触良多。

刚过三十岁生日的黄禧靖,是国家税务总局田林县税务局派驻八号村的第一书记。不知不觉,在这里一干已快2年。初到八号村的他,印象最深刻的是,由于村里极度缺水,当地村民用水,大多都是通过雨天蓄水,用自家房屋天面接雨水,让雨水流入屋顶下的地头水柜中,等杂质沉降后,就拿来使用。这种水,水量少,不干净,且只能靠天吃水,故被称作“望天水”。

 “我们从前吃喝拉撒用的都是靠天,一到下雨天,家家户户门前的空地上摆满了水桶、水盆,能装水的东西全部用上了,过了雨季吃水只能到山背后的小溪边靠肩挑。一个上午挑回一担水就已经很不错,水比油还珍贵。”回忆起过去缺水的日子,村民刘鸿勤心里感慨万分。

“村民说得最多,也最期待我们解决的就是饮水的事。”村支书罗显清说道。但由于资金短缺、水源点稀少且分散、群众思想不统一等多种原因,八号村的用水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

解决好村民们的吃水问题,这是黄禧靖到了村里后给自己定下的第一个“小目标”。脚下有泥,心中才有底。在驻村的前几个月,遍访全村293户贫困户,每到一户,他都认真地记录下村民用水的情况,翻开他用过的5本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写着的都是村民们的诉求和对未来更好生活的期盼。

为摸清村子附近的水源情况,黄禧靖和村干反复探察村里水源点。由于水源点多藏于荒无人烟的深山,往返水源点只能靠双腿攀行,途中蚊叮虫咬,山路陡峭,行走极易打滑,随时都有滚下山的危险。但他们却从未停下脚步,短短两个月内他们踏遍了八号村每一处土地,黄禧靖更是走坏了3双运动鞋。

在多次确定集中供水项目的可实施性后,作为第一书记的黄禧靖第一时间打报告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八号村家庭水柜建设项目和集中供水项目。事非经过不知难,看似容易的落实过程,却也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阻力。项目实施需要用到部分农户的承包地,有些农户产生了抵触情绪,水柜是大家一起用,凭什么占用自家的地来建设……面对极少数群众的不支持,他一次次上门,一遍遍动员,最终得到村民理解,将供水项目顺利推进。

 

 

八号村第一书记黄禧靖(左一)正在和工作队员姚元坤维修八号村集体供水项目出水管道(韦平毅摄)

 

通过他和村两委及其他工作队员的不断努力,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19至2020年八号村完成新建集体水柜7座共约2000多立方米,新建、修缮个人家庭水柜50余座共3200多立方米,惠及459户村民,全村饮水难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曾国彪是八号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村两委的帮助下,家里终于通上了自来水。他还记得,家里通上自来水那天,全家还特地杀了一只鸡来庆祝。看着干净清澈的自来水从水龙头“哗哗”流出,全家人的喜悦溢于言表。

“真是太好了,家里通上了自来水,不仅自己喝水不用愁,家里养羊的用水问题也能得到解决了。”曾国彪笑着对黄禧靖说道。在解决了用水难题后,曾国彪就动了扩大山羊养殖规模的念头。他通过向农商行申请扶贫小额贷款续贷,在家中已有20多只山羊的基础上,增加了养殖投入,目前,仅存栏就有50多只山羊,他对今年的养殖收入充满信心。

像曾国彪一样,大部分的八号村村民,摆脱了曾经的望天吃水,实现了现在的水管到户,也因用水便利,不少贫困户发展起种植业,摘掉了“贫困帽子”。据不完全统计,如今全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万元以上,八号村的贫困发生率已从2015年底的49.51%降至2019年底的4.90%。

 

八号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刘鸿勤因用上自来水喜上眉梢(韦平毅摄)

 

“八号村目前尚未脱贫,接下来,我们要集中力量攻克贫中之贫。奔小康,我们村一个也不能少。”村民大会上黄禧靖表下决心,定要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潘世明 孙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