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河池市税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税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统揽河池税收工作全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六大行动”攻坚年活动的工作部署,扎扎实实收好税、带好队,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罗城县税务局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环江县税务局办税服务厅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作品《宪法情 中国梦》获全国第三届“我与宪法”微视频比赛一等奖,公益广告《办税便捷请扫二维码》获第三届全国税收公益广告比赛优秀奖。
(一)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政治站位度不断提升。我们党委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学做相融,多次召开党委会议、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主题教育工作。一是围绕主线深学细悟,推动学习教育往心里走。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头领学先学一步,市、县(区)局两级党委开展中心组学习68次,举办读书班12期,开展集中学习研讨91次,重点交流发言237人次,党支部书记讲党课401次。二是紧盯询策问道解题,推动调查研究往深处走。开展“体验式”调研,市、县(区)两级班子成员开展调研126人次,召开各类座谈会102场,发放调查问卷2000余份,走访相关单位123个,征求意见建议136条,归纳整理成44条。三是对标对表查找差距,推动检视问题往根源走。组织广大党员围绕“入党为什么、入党后做了什么、与先进相比差什么、今后应该做什么”开展大讨论,查不足、找短板。对检视出来的问题和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压实压紧责任,明确党委主体责任22项,机关党委直接责任7项,党支部具体责任8项。四是聚焦践行初心使命,推动整改落实往实里走。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实行项目化管理,同时加强落实情况跟踪督促检查,逐项推进一体整改。9月份以来,共查找问题6个方面53个,已经整改到位26个,正在整改27个。
(二)认真组织税费收入,税费贡献度不断提升。税收收入方面,我们坚持依法依规组织税费收入,通过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稽查、开展大数据案头分析精准制导等措施,加强税收治理,加大精准组织收入力度,在应减尽减的前提下尽可能缩小收入完成数与年度目标数的差距。1至11月,组织市政府考核口径收入59.92亿元,同比减收135万元,下降0.02%。社会保险费和非税收入方面,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为划转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同时,我们开发了“身份证阅读器”小软件,按照2018年全市城乡居民养老缴费人数约63万人计算,使用该软件可以节省时间约94.5万分钟。安装社保查询机,采用社保端上传税务批量查询功能,减少了缴费人两头跑、往返跑的现象。1至11月,共组织非税收收入3.43亿元,同比增加0.9亿元,增长35.52%;组织社会保险费收入21.46亿元。以税咨政务服务经济发展方面,报送《河池市酒类制造行业税收效应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河池市主要县域经济税收增长状况分析、风险及对策建议》等税收分析文章5篇,主动为市委、市人民政府经济决策建言献策。其中,《破解河池市制糖企业二次创业发展难题的税收建议》被自治区税务局以信息专报形式报送自治区人民政府。
(三)大力实施减税降费,政策落实精准度不断提升。按照市委、市人民政府“全面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可收可不收的,一律不收,有上下限规定的,一切按下限收取”的要求,抓紧抓细抓实减税降费工作。今年以来,减税降费工作获得何辛幸书记和唐云舒市长的肯定性批示。立足纳税人端,我们制作“减税降费受益明白卡”,精准筛选符合减税降费条件的纳税人,精准宣传、解读和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立足税务人端,我们在11个县(区)局办税服务厅增设减税降费咨询服务专窗,确保减税降费业务有人办、咨询有人答、疑难有人解。立足信息终端,我们积极参与自治区税务局开发“减税户自动识别”软件,自动识别出纳税人当前是否符合享受“六税两费”减征条件,提升办税效率。6月5日率先在全区完成“六税两费”的退税工作。1至10月,全市落实2019年新增减税降费政策共减免各种税费8.72亿元,其中2019年新出台的减税政策减免5.10亿元,2018年减税政策在2019年的翘尾减税3.56亿元,为促进“双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供了强有力的税收支持。
(四)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服务满意度不断提升。深入落实全市优化营商环境重点指标攻坚工作推进会精神,不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在2019年全区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中我局排名全区第四。一是做好服务便民文章。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进一步完善电子税务局功能,上线运行增值税电子发票公共服务平台,优化智能办税。研发限时办结事项预警系统,对限时办结的各类在办任务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并自动预警,企业开办、税务注销等超时办结现象得到根本遏制。上线试点“房产交易申报(税务端)”应用系统,直接获取价格评估系统的房屋评估数据和自然资源局的房源信息,前台操作员在系统内可直接调取纳税人房源及价格信息,不需要手工录入,10分钟内办结不动产登记所有涉税事项。授权不动产登记部门税收工作权限,推进金城江、宜州城市规划区内不动产登记同城通办。在金城江西城区建设24小时自助办税区和税收体验区,方便西城区纳税人和缴费人就近办税。二是做好政策惠民文章。利用邮政系统乡镇网点多、覆盖面广的优势,联合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在乡镇设立“税收宣传驿站”,打通税收宣传“最后一公里”。全面落实出口退税政策,每笔无疑点业务10个工作日内办结,1至11月共审核审批出口退(免)税额6431万元,同比增长37%。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落地见效,共办理留抵退税2999.82万元。落实车船税优惠政策,各项指标完成率均超过90%,完成进度居全区第二。深化和规范“银税互动”工作,1至10月为企业发放408笔纳税信用贷款共6.68亿元,越来越多的企业享受诚信纳税的红利。
(五)着力加强税收治理,管理规范度不断提升。一是加大税收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力度。1至11月全市立案检查纳税人74户,组织随机抽查纳税人自查120户,查补入库税款、滞纳金和罚款总额1840.67万元。重点加强成品油税收专项整治,共组织77户加油站自查,并分两批次对15户社会加油站开展税收检查,查补税款总额770.45万元。在检查巴马县一加油站过程中,发现一个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牟取暴利的犯罪团伙,该案件涉及全国19个省(市),初步预计涉案金额2.73亿元。目前已联合公安部门开展打击工作,抓获犯罪嫌疑人4人。二是加大风险管理防范力度。开展机动车检测及代办服务行业税收风险排查,共对全市16户机动车检测机构及19户代办服务企业实施发票风险和纳税申报风险评估。1至11月经风险应对入库税款1868.15万元,加收滞纳金362.62万元,调减留抵155.93万元。共对64家建筑安装、房地产企业和15家规模较大的采石场、涉矿企业开展重点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三是加大税种管理力度。发布《国家税务总局河池市税务局关于统一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纳税期限的公告》,规范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期限,河池市范围内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按年计算分上、下半年两期申报缴纳,从租计征的房产税按税收相关规定申报缴纳,有利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的征纳管理和后续管理。
(六)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队伍融合度不断提升。一是聚焦激发活力,完成4名乡科级正职和13名乡科级副职试用期满转正任职考核,推荐9名干部到政府职能部门挂职任职,10名干部调入市局机关工作。落实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完成非领导人员职级套转,34名临近退休人员晋升职级。完善教育培训计划,规范食堂管理,修缮办公楼供水系统,用心用情为干部职工做实事办好事。二是聚焦减负松绑,认真落实市委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相关措施,简化绩效考核指标,优化考评规则,探索将工作创新与绩效奖励二次分配有机结合,稳步推进数字人事工作,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热情。三是聚焦凝聚合力,积极申创广西税务系统首批基层党建“四化”示范点,建好用好“河池市机关党建教育实践中心”,创建职工书屋、党员活动室,加强税务文化建设,推进精神文明品牌创建,干部队伍展现出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参与总局重要影视文化项目《奋进新时代—税收现代化建设纪实》脚本撰写,获税务总局王军局长和王陆进副局长肯定性批示。
(七)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脱贫攻坚支持度进一步提升。截至目前,河池市税务系统帮扶定点联系村2651户10979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脱贫攻坚工作得到自治区税务局周国彪副局长的肯定批示。一是在党建引领上聚焦发力。将扶贫工作列入局党委会议议程,每季度至少安排1名领导班子成员到定点帮扶贫困村现场检查指导扶贫工作,高位推进扶贫工作。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把税务党建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做法融入贫困村党支部工作,有效解决贫困村制度不落实、活动不经常、作用不充分等问题。二是在定点扶贫上聚焦发力。深耕基础便民项目建设、产业富民项目建设和教育利民项目建设,仅市局机关就自筹资金93万元扶助产业发展、文化设施建设和住房建设,定点帮扶贫困村交通条件极大改善、特色农业产业形成规模、乡风文明愈发和谐、村民生活越来越美好。三是在行业扶贫上聚焦发力。将减税降费工作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梳理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涉农产业发展、创业创新和小微企业、普惠金融等扶贫领域101项税收政策措施,重点抓好易地扶贫搬迁税收优惠落实,切实把税收优惠转化为扶贫利好。1至10月,全市支持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共计减免税款270.7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