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年8月参加了税务部门和残联举办的阳光扶贫基地培训班,在培训班上学会了面点技术,又得到了税务部门的政策讲解,现在开了一个早餐铺面,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广西浦北县福旺镇李阿姨对前来走访的税收宣传员说。据悉,自2021年6月起,钦州市税务部门立足税费征管主责,围绕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税收优惠政策执行、社保费征收等内容精细开展特殊人群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推进小康社会改革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依法合规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促使事业发展“财无忧”
大数据金山挖潜力。充分挖掘“大数据”潜能,广泛收集用人单位信息,掌握在职职工的动态变化情况,全面掌握费源情况,建立费源清册,特别对重点费源大户进行重点监控,为加强征收和管理奠定基础。
协同共治添动力。通过广西税务“金三系统”和广西残保金管理系统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协同财政、残联等部门共同建立和完善数据信息共享机制、日常联络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和突破工作重点、难点问题。
宣传辅导注活力。设置残保金征收窗口,配备专职残保金征管员;充分利用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前台受理咨询、导税区现场答疑、深入企业实地发放资料等方式,多层次、多角度地向缴费单位宣传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最新法律政策,进一步提升缴费人满意度。2021年钦州市税务局共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5856.79万元,收入规模相较于独立征收首年2016年增长112.74%,征收规模逐年增大。
无缝落实特殊人群税费优惠政策,特殊人群就业、创业“事易办”
精准开展优惠政策宣传。以乡(镇)税务分局(所)为单位,建立现代、专一、定量和系统的网格化宣传管理点,通过纳税服务qq群、税企联系微信群、大厅公告栏等多种渠道广泛深入宣传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税费优惠政策,特别是疫情期间,充分利用税务学堂等载体对缴费单位进行“点对点”宣传,营造良好政策落实环境。
完善优惠政策直达快享。实施“精准推送—未享提醒—动态跟踪—成效分析—结果展现”的全流程闭环服务新模式,全面取消所得税等税费优惠备案管理流程,实行纳税人“自行判别、申报享受、相关资料留存备查”的办理方式,推动减税红利直达市场主体;同时,开展涉及税收优惠政策疑点企业排查,分析原因,及时提醒企业应享尽享,对未及时享受优惠的企业按要求做退税处理,确保特殊群体就业税费优惠政策落实落地。
针对性开展就业、创业辅导。开展社保费缴费政策和自主就业税费优惠政策宣传,大力扶持特殊人群干事创业。2021年,钦州市共开展“阳光扶贫基地培训班”、“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班”等联合培训3次,培训150人次,帮助解答涉税问题28个,充分激发了特殊群体创业的内生动力。
精心优化社会保险费缴费服务,特殊群体社保缴费人“满意赞”
上门入户着力破解偏远乡镇缴费人“跑”的难题。主动联系建行、各乡镇(街道)的村委和社区,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推广农村金融服务点“裕农通”收缴社保费业务;组织党员志愿者600人次,深入各村(屯)缴费人提供“面对面”辅导,通过“手把手”指导缴费群众使用微信公众号“广西税务12366”、支付宝“市民中心”等线上缴费渠道进行缴费,进一步方便了缴费人,满足和贴近农村居民的多元需求。
爱心专服着力缓解到厅特殊群体“等”的不便。为特殊人群设置“优先办理通道”,针对进厅办理缴费业务的老年人、障碍人士实行优先安排、优先办理、优先服务,享受窗口免预约、免排队、马上办等贴心服务;完善办税服务厅特殊服务设备设施,配置爱心专座,提供老花镜、日常药品等相关便民物品,方便有需要的缴费人使用;创新“方言”服务模式,在办税大厅新增外国语、本地土话等语言服务,安排服务专员提供全程咨询及“手把手”引导,营造语言无障碍、沟通零距离的良好缴费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