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降费为非遗产业减负添力,以坭兴陶为引领的特色陶瓷正在成为钦州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富民兴市的大产业。”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坭兴陶协会会长、国家级工艺大师利成世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了解,钦州坭兴陶以“窑变”而闻名。高温烧制后,原本朴素的陶器变幻出不同颜色,生成古铜、紫霞等不同纹路。坭兴陶烧制技艺被称为“中华一绝”,于2008年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于2018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在减税降费等一系列政策支持下,钦州培育出600多家与坭兴陶“窑变”相关的企业和工作室,169位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工艺美术和陶瓷艺术大师,为1.5万人创造就业岗位,带动周边约6000农民就业。

1.5万人就业

“窑变”成就1.5万双致富的手

“有名气的师傅制一把壶的收入高达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据钦州市一家大型坭兴陶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最普通的拉胚工人月收入也在三四千元左右,技术稍好一点的,月收入可达六七千元。

坭兴陶产业良好的薪资待遇吸引了大量从业者,还带动当地高校开设相关专业,进行专业人才培养。近年来,北部湾大学等院校共培养陶艺专业毕业生近2000人。

走进北部湾大学陶瓷与设计学院创作与教学基地,学生们正手拿陶土,专注地进行创作。据介绍,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近三年来,有100多名学生成功实现自主创业,建立56家个人工作室和公司。被作为国礼赠送给东盟领导人的坭兴陶作品《印象壮乡》,就出自该学院2011年毕业生廖提章之手。廖提章告诉记者,坭兴陶从业者收入在钦州来说处于较高水平,好的坭兴陶师傅每月固定收入在8000元~10000元之间。“艺术上的审美价值与可观的经济收入,让古老的坭兴陶焕发出新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参与。”

通过传承和发扬坭兴陶烧制技艺,已有1.5万人通过双手实现增收致富。利成世相信,随着钦州坭兴陶产业多元化发展,未来将带动更多人增收致富。

减税降费助力

“窑变”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2019年,钦州坭兴陶行业实现产值18亿元,而在2017年,这一数据为10亿元。

“钦州坭兴陶行业年产值在两年时间里翻了几乎一倍的背后,贯穿着减税降费的强力推动。”利成世介绍说,坭兴陶生产以手工艺为主,人工成本较大。尤其是美术陶,具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资质的作品,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达80%。这部分成本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没有进项税额可抵扣。此外,坭兴陶主要原料是陶土,陶土所占成本也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实,尤其是2018年深化增值税改革,对从事坭兴陶生产经营的企业和工作室起到显著的减负作用。”

广西钦州坭兴陶艺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国光对此感触很深:“我们公司原来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8年5月,深化增值税改革正式实行,统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的年销售额标准由50万元和80万元上调至500万元,并在一定期限内允许已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的企业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在税务部门的辅导下,我们及时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税负直接降低10个以上百分点。仅增值税一项,每年就能减税近40万元。”杨国光补充道,受益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公司近三年享受到近3万元减税。“减税降费让我们的经营成本实实在在地降下去,将更多的资金用于人才培养、产品研发,经营动力和活力实实在在地提起来。”

据国家税务总局钦州市税务局局长覃永清介绍,结合坭兴陶产业特点,当地税务部门积极落实落细相关税费优惠政策,确保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应享尽享、应享快享。近年来,钦州坭兴陶在国际和国家级展览会评比中获得大奖500多项,知名度不断提升。坭兴陶产品远销东南亚、东欧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艺术收藏价值与实用价值越来越被市场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