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忻城县红渡镇马蹄村村民蓝日占和国家税务总局忻城县税务局干部樊界结对3年来,蓝日占家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两人还建立了“老同”(壮语,意即“兄弟”)般的情谊。

蓝日占一家3口,户主蓝日占因小儿麻痹症导致身体残疾,他的妻子不仅是聋哑人而且精神残疾二级,生活不能自理。唯一的儿子又患有抑郁症和自闭症,语言交流有障碍。

“看到蓝日占的情况特别受触动。”樊界说。第一次入户走访时,看到昏暗低矮、电线胡乱耷拉的泥瓦房,看到蓝日占佝偻着身体,艰难地干着农活,看到那二亩多桑树和一头母牛就是这个家庭全部的产业,他下决心一定要帮助这个特殊的家庭过上好日子。

樊界常常利用空余时间往蓝日占家跑,了解困难、分析原因,量身定制帮扶措施,切实提高他们自主脱贫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没有一技之长难以脱贫。”樊界意识到这个家庭未来的希望需要依靠唯一的儿子蓝斯瑜来承担,必须让他通过技能培训先“智”起来,进而凭借一技之长实现就业,增加家庭收入。对此,樊界为蓝斯瑜争取了中期就业技能培训项目的“两后生”指标。经过培训,蓝斯瑜进入来宾中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网板印刷车间当技术工,每月有了2800元~3500元的稳定收入。

不仅如此,樊界在认真了解当地资源后动员蓝日占把家中二亩多的桑树改种牧草,发展育肥牛产业,在自家已有1头母牛的基础上通过争取政府产业奖补方式再购回1头母牛,把旧茅厕改造成新牛栏,以自育自养的方式把养殖业发展起来。

经过3年的繁殖,到目前,蓝日占家已发展到存栏肥牛10头。3年间除了政府给予的育肥牛产业奖补2.5万元外,总共出栏8头肥牛,纯收入达4.2万元。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新的问题也出现了。牛养多以后,二亩多的牧草根本不够,平时还要购买饲料来补充,增加了养殖成本。

为了让蓝日占的脱贫致富可持续,樊界又开始琢磨。他通过查阅大量养殖资料,发现可以通过农家小锅自酿高粱酒,然后用酒糟喂牛的方式来降低成本。这样一来,自酿酒不仅可以卖酒增加收入,还可以用酒糟喂牛,形成良性的家庭产业链。在他的帮助下,蓝日占熟练掌握了农家小锅自酿高粱酒技术,每年卖出的农家米酒的收入可达1.6万元。

如今,蓝日占一家人均年收入从2017年的3000多元增加到1万多元,还在县城有了住房。脱贫“双认定”上以高票通过的蓝日占接过“脱贫光荣书”时,这位不善言辞的朴实汉子,双眼含着热泪,紧紧握着樊界的手说:“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樊老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