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涌动,万物复苏,乡间村落散发着蓬勃生机。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广西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以深入开展第32个税收宣传月活动为契机,让“办好惠民事·服务现代化”的便民春风吹活地方经济“一池春水”,乡村振兴从春天启程,在绿水青山间“一路生花”。

特色农业落子成势,耕耘“希望的田野”

“等到了7月,咱们400多亩荷花齐放,好多游客都慕名而来打卡拍照、赏花吃鱼……”提起牙洞村的特色产业发展,河池市金城江区税务局驻河池市金城江区九圩镇牙洞村工作队员吕惠群满脸自豪。

6年前,吕惠群初到牙洞村,便被村里的环境打动。这里一条河流流经整个村子,岸两旁有1000多亩土地,具备发展荷花产业的先天优势。她下决心要围绕荷花做文章、谋发展。2018年9月,吕惠群筹集到了91万现金股投资荷塘产业,荷花产业在牙洞村扎根下来了。

如今,大片的莲花美了村庄,也兴了产业。蛋莲酥、现烤鲜莲子、莲芯茶、酒糟荷花鱼罐头……形式多样的原生态绿色食品打响了牙洞村“九莲望乡”的品牌,400亩藕渔生态综合种养项目也让牙洞地小流域观光产业名声远播。

在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龙家村,昔日的一片荒地如今遍地开满了乡村振兴的“甜蜜果”。

“我们种的是‘钦蜜9号’百香果,现在加入合作社运营的就有260多亩,年产值超过200万元。”龙胜税务局驻村干部刘让文在介绍龙家村这些年的变化时,他最大的感慨就是百香果让村子“活起来了”。

在“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的带动下,闲置土地盘活了,专业种植发展了,村民就业有着落了。刘让文协助合作社申请建设扶贫车间,并为在车间工作的脱贫户申请了务工补贴,提升了收入。目前合作社扶贫车间有员工40多人,其中脱贫户20人。

新农人唱响新农经,续写“春天的故事”

近年来,一批批“有文化、会管理、善运营”的“新农人”从城镇返回农村,在便民春风的吹拂下,“回巢”续写“春天的故事”。

“农派三叔”用十年时间,带着百色田东芒果在网络上“走起来”了。2013年,“农派三叔”入驻天猫商城,成为广西第一家专营新鲜水果的网络品牌旗舰店。2019年,“农派三叔”拓展抖音直播销售渠道,短短几年便积累了63.7万的粉丝,抖音直播销售收入也占据了公司水果销售总额的80%。

“我返乡创业之初,恰逢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的第一年。我们是田东县税务局‘青税+青创’项目签约的第一家青年创业企业,十年来,税务部门为我们解决了不少难堵点。”谈及十年发展路,中山大学毕业返乡创业青年岑参感慨道。

不少像岑参这样的农业创客,正在八桂大地上遍地播撒希望的种子。

在防城港十万大山瑶族乡,朱华秀带领团队摸索出新型智能澳洲淡水龙虾一体化养殖技术。恰逢税宣月,防城区税务局“小税蜜”税收服务团队,精准对接返乡创业特色需求,推出税惠政策享受“小城说税”线上讲、系统操作疑难“税收管家”同步解等精细化服务举措,助特色企业快步走。

在南宁宾阳县,郑成功引入“绿色水稻种植规程+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模式,实现年产优质水稻400万斤以上,100%的机械化种植能辐射周边作业面积8000亩,每年可稳定为村民带来超过200万元的收入。“近两年我们合作社享受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税收入达108万元,让我们有更充裕的资金开拓精米加工和深加工产业链进一步提高合作社的经济效益。”郑成功说道。

在北海福成镇,从年入千万的企业“老总”再到福成镇乡村振兴联合会会长,刘绍宗大力发展大棚无公害蔬菜种植、乡村旅游等产业,带领全镇实现产值超6亿元,果蔬种植面积达2.2万亩,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430万元,同比增加28.87%。

家门口吃上“旅游饭”,携手“走进新时代”

只此青绿,绘就生态新画卷。家门口的生态旅游让乡间村落焕发出强劲生命力,一条人居产业两相宜的发展之路,正在让百姓们的生活甜蜜升级。

崇左龙州山间,摄影爱好者从四面八方而来,拿着“长枪短炮”,只为捕捉鸟儿振翅一刻。“我们这里是‘鸟的天堂’,前来观鸟拍鸟的游客络绎不绝。”龙州县逐卜乡弄岗村陇亨屯“鸟导”农兆强说,随着“观鸟热”的兴起,村民借势做起了“鸟生意”,筑鸟坑、当“鸟导”、搞民宿,观鸟经济逐年火热。

如今,观鸟经济已发展辐射到龙州县响水、上降、上金、上龙等多个乡镇村屯。龙州4个观鸟示范基地农户通过从事观鸟相关服务或务工年均增收1.5万元左右。

随着“观鸟经济”日渐兴旺,发票代开、打印申请农业贷款所需的个税证明等涉税业务需求愈发增多,但遥远的路程一度成为困扰当地村民的难题。

今年“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正式启动以来,龙州县税务局拓展乡村税费服务站职能,探索“综治+税治”网格联动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自然人税费服务体系建设,这一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从1小时缩短到5分钟,“家门口”办税缴费的便利度让纳税人缴费人印象深刻。

在梧州富万村,六堡茶为村民们开辟了一条“吃、住、游、购”多元发展的致富新路径。

“如今的大中村房屋整齐划一、道路宽阔整洁,村民在家门口都可以做点小摊档,跟以前比可是另一番模样啦……”说起六堡茶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前后变化,大中村党支部书记韦德冰说道。

针对以六堡茶为核心,建立起的“党建引领+集体经济+民宿”模式,苍梧县税务局抽调业务骨干组建青年助企团走基层,开展“税惠春风赋能六堡茶产业发展”政策宣讲会,针对企业诉求和适用政策开展精准辅导,帮助企业用好用活税惠政策,应享尽享税收红利。同时建立“问需—辅导—反馈”联动服务机制,解决纳税人缴费人“往返跑”办税缴费难题。

如今大中村共计引进28家茶企业进驻,茶叶种植面积达6000多亩,年产茶叶达32万公斤,实现全村800余人年均增收1.7万元,村集体经济年增收也稳步增长,茶香远飘让茶乡的日子越过越甜。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一幅高质量发展的乡村振兴画卷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八桂大地上徐徐铺展。广西税务部门将结合第32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活动,以2023年“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为载体,优化服务举措,推动政策落实,从田野中来、到农民中去,共赴春天之约,同谱奋进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