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通经济的毛细血管,既要在宏观上谋划,更要从细节处下手。

作为广西首家享受到食品经营许可“一证多址”改革红利的企业,北海市铁山港区利达餐饮有限公司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政策改革带来的好处。如今,同一张食品经营许可证上,能够同时登记多个地址,不用像过去那样,每开一家门店就要办理一张许可证,既节省了企业增设分支机构的时间,也极大释放了场所资源。

“企业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公司负责人柴东坡说。

据统计,广西“一照多址”和“一证多址”改革,为企业缩减了90%以上的申请材料;1个工作日内就能办好,让企业“多点经营”准入更加便捷高效。

“一照通办”“一件事一次办”“高效办成一件事”……

细心留意便会发现,在广西出台的政策文件里,以“一”开头的专有名词越来越多。这些“一”字反映的,正是管理角色的转变——从原来以政府部门供给为中心转向以经营主体需求为中心。得益于此,我区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擦亮“营商广西·桂在便利”品牌。

“高效办成一件事”激发市场活力

营商环境好不好,经营主体说了算。个体工商户约占经营主体总量的三分之二,对营商环境有着最直接、最深切的感受。

今年,南宁市红星鲜活禽市场重新开展了招租工作,吸引了大批新商户入驻。

市场业绩好,原本是件高兴事,可市场管理方——南宁市红星鲜活禽市场有限责任公司的负责人何春芳却有着“幸福的烦恼”:新商户大多没有营业执照,短期内无法正常营业。

为帮商户解燃眉之急,市场方主动向市场监管部门“求助”。

“角色之变,意味着有求必应的服务。”南宁市青秀区市场监管局局长余翔告诉记者。

在该局个体工商户服务中心的帮助下,市场方迅速收集新商户的登记申请材料,中心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审核,高效批量发照,让众多新商户以最短的时间投入到经营中。

一系列简政为企措施的实施,让商户和企业真正感受到广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力度”与“温度”。

今年5月,自治区政府印发《广西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实施方案》,推进线下政务服务“一门受理”,推动实现线上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动“一件事”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等,按需整合教育、社保、交通、医疗、水电气等重点行业数据,建设一批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主题库,让老百姓办事线下“最多跑一次”,多个事项线上“一次不用跑”,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

随后,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推进高效办成企业信息变更、企业注销“一件事”改革实施方案》,牵头推进3项“高效办成一件事”,实现企业信息变更7事项“一变同变”,证照注销8事项“一销同销”,开办餐饮店4事项“一报同批”。

经营主体数量直接反映一个地方的经济活力和营商环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区实有经营主体439.2万户,同比增长3.68%,其中,企业数量同比增长5.11%,企业活跃度保持在72%左右的较高水平。

“响应处置机制”让企业求助有门

近日,柳州市经营主体反映问题响应处置工作小组办公室分析研判发现,柳州海吉星市场的多个经营主体,对柳南区税务局开展的个体工商户2024年度定期定额核定存在疑问:提高定期定额核定标准后,经营户的负担不减反增。

柳州市税务局对此高度重视,立即启动联合处置机制,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组建争议化解团队进驻市场,向经营者宣讲事情缘由和法律依据,并将有争议有诉求的经营主体列入清单,逐一上门走访和政策宣贯,还在市场设立税费咨询流动站,为经营者答疑解惑。

因为响应及时,问题被高效化解。

好的营商环境,需要认真倾听企业呼声,不断健全市场制度,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

去年8月,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牵头,构建全区经营主体反映问题响应处置机制,让广大经营主体求助“有门”、发展“有路”、解困“有效”。

经过一年的努力,经营主体反映问题响应处置专区不断完善,对经营主体反映的问题可跨层级派发“提醒督促函”,实现跨层级调度。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该项机制受理处置诉求9.4万件,解决率上升至66.6%。

作为擦亮“营商广西·桂在便利”品牌的重要改革,我区坚持将经营主体反映问题响应处置,作为营商环境监测“哨点”,逐月分析研判,着力解决企业反映的高频问题——

3月,涉及生育津贴申领问题工单2253件,梳理税务和社保领域长期、高频问题,专门函请广西税务局、自治区医保局、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予以重视解决;

4月,涉及工作人员不在岗、态度生硬冷漠、反复多次退回补充更改材料等类型工单67件,移送各地实地核查,推动问题改善;

5月,发函提醒10个设区市依法依规妥善处置26件投融资平台拖欠经营主体账款问题;

……

与此同时,为营造更加公平、包容的竞争环境,我区还在全国率先推行省级政务服务容缺受理制度,将“双随机、一公开”实现跨部门联合监管全覆盖,真正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减少了95%的涉企检查,尽量做到“无事不扰”。

“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只有坚持问题导向,认真倾听经营主体的意见建议,为企业办好每一件实事好事,才能助其轻装上阵、释放活力。

“主题银行”解决融资难题

防城港市那良镇北仑村,一座靠近边境的小山村。这几年,该村大力发展八角、土鸡、玉桂等种养产业,解锁致富新“密码”。

今年5月,得知村里部分种养殖户因尚未办理营业执照而无法进行大宗交易,且一些种养殖户受资金限制,无法扩大规模,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和桂林银行那良镇建设路小微支行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及时为该村30多户经营户发放营业执照,并进行集体授信2万—10万元不等的额度贷款,有力助推村民创业致富。

这只是“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题银行”帮助经营主体的诸多案例之一。

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是稳增长、促就业的生力军,保障其健康发展,既关经济,也关民生。

针对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创新“政银企”合作方式,会同桂林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全国首创设立“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题银行”服务点。

“主题银行”主打一个贴心服务。以往,群众开展生产经营活动,需要先到政务大厅办理营业执照,再到银行开设银行账户,一旦有资金需求还要再次跑到银行贷款。多处折腾来回跑,等候时间较长,大大增加了办事成本。

如今,群众开办企业营业执照注册登记、银行基本账户开户和融资贷款等,在“主题银行”就能“一站式”解决。

在防城港港口区,两家“主题银行”设置在商户集中的中心区和腾飞广场,市场监管部门放置了“个体工商户智能自动审批一体机”,经营者在指导下实名认证、填报信息,就可自助打照,营业执照全程办理下来不到5分钟。

据了解,截至6月底,全区已设立“主题银行”服务点48家,累计发放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贷款180.74亿元,服务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2.13万户,有效解决了经营主体的资金难题。

针对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我区创新财政金融联动机制推出“桂惠贷”,助推一批成长型企业快速崛起。据悉,自2021年以来,全区金融机构累计投放“桂惠贷”已突破1万亿元,惠及经营主体超过42万户(次),累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超过183亿元。

“营商环境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是否愿意在当地投资。”柴东坡的一番话,道出了广大企业家的心声,“我们在这里投资放心、发展安心、创业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