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广西税务系统按照税务总局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在依法治税、以数治税、从严治税上贯通发力,多措破题,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的税费征管“强基工程”。
在抓强党建根基、引领干事创业上发力破题。聚焦筑牢政治理论根基,强化政治机关建设,完善“同上一堂课”及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联学模式,推出一批“思政好课”,结合巡视整改开展“抓整改、强基础、促改革、谋发展”大讨论,引导党员干部凝心铸魂。聚焦筑牢组织建设根基,创建一批“四强”党支部,评选一批“四好”党员,严格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促进基层党组织不断增强“两功能一作用”。聚焦筑牢从严管理根基,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健全完善明责清晰、履责到位、督责有力、考责精准的责任体系,推动政治生态持续向好,以优良作风和严明纪律保障落实。
在抓优服务基础、提升申报质量上发力破题。坚持从申报环节切入,探索建立贯穿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链条税费申报管理机制,以申报质量提升促进征管基础夯实。“事前”精细辅导,依据纳税人特点和需求推出分行业、分场景辅导产品,针对企业所得税等申报难点编制申报指引,加强个性化、差异化纳税辅导和合规引导;探索应用AI技术,提升政策找人、智能咨询、可视答疑等“人机结合”辅导效果。“事中”精准校验,丰富拓展“智能算税”,探索扩大“自动取数—自动预填—自动计税”应用范围;优化跨税费种申报校验规则,推行“全税费种健康体检”,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个性化自检服务,及时做好跟进管理和风险防控。“事后”精确评价,探索推行涉税专业服务信用码,引导中介机构“亮码代理”和纳税人“看码优选”,规范涉税中介机构办税流程和行为;将申报质量评价结果纳入税费信用管理体系,积极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如实申报、诚信纳税。
在抓牢监管基础、强化日常管理上发力破题。坚持从税源管理突破,探索建立数字化、场景化、集成化的日常监管机制,以监管效能提升带动征管基础夯实。“人机结合”赋能,准确把握数据驱动、融合创新、智能运转等数字化转型特征,强化数据共享共用,加强数据质量治理,提升数据支撑能力;依托信息化系统,进一步推动政策规定内嵌为数字化业务规则、升级为规范化制度规定。“突出重点”提质,持续拓展场景化应用,改进税收管理模式,既聚焦户籍登记、发票管理、欠税管理等重点环节创新监管方式,做实日常基础管理;又聚焦重点税种、重点行业、重点事项等重点领域加大监管力度,做精重点税源监管。“联动管理”增效,明确各层级各部门管理职责,健全各税费种、各环节之间的征管衔接、信息共享、管查联动等机制,实现事项联动办理、风险一体应对、税费同查同治,推动全领域税费种精细化管理。
在抓实执法基础、维护税收秩序上发力破题。坚持从依法治税发力,建立健全日常风险防控、稽查重点查处、全程规范执法的分类分级风险管理机制,以执法质量提升推动征管基础夯实。构建税费风险联动、环节风险传递、全生命周期闭环的风险防控体系,健全疑点提示、风控核查、监督复核三类任务扎口统筹机制;厘清各层级风险管理重点,压实基础性事项管理责任,提升复杂性事项管理层级,做到各有侧重、协同发力,提高风评风控质量。稽查震慑全覆盖,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完善稽查工作机制,聚焦涉税高风险领域常态化开展抽查检查,依法查处涉税违法行为,提高稽查工作质效。规范执法全过程,编制税收执法案例汇编和操作指引,深化应用“云上核查”“说理式执法”等方式,规范税收执法程序,科学运用执法手段,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
在抓好人才基础、强化组织保障上发力破题。坚持从“人”这一根本着手,探索构建配置合理、运转高效的岗责体系和以人促事、以事炼人的育人机制,以数字素养提升助力征管基础夯实。以盘活资源为目标,进一步优化机构编制设置,统筹推进岗责体系优化和人力资源调整,完善明晰基层税政、税源管理岗位职责,充实基层征管力量,推动组织架构、人员配备更好适应数字化转型需求。以提升能力为抓手,进一步转变培训理念、优化培训内容,加强大数据分析运用、人工智能、数字化征管工具操作等培训,持续提升基层税务干部数据素养和用数能力;按照“急需人才、短期使用、中长期培养”三个维度实施“育人行动”,培养一批懂业务、会用数、有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实施“强基工程”提供稳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