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州市税务局工作人员在交易市场指导茉莉花农现场开具发票。

位于广西东兴产业园区的中越泰国际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线。

贺州税务工作人员在桂东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走访调研。

桂林光隆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10月15日,国家税务总局曝光贵州、辽宁、吉林等地3起利用农产品增值税优惠政策虚开发票偷税骗税案件,再次传递出依法查处各类涉税违法行为的信号。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表示,税务部门依法查处涉税违法行为,既挽回国家税收损失,也为各类经营主体公平竞争营造了规范有序的税收环境。

今年以来,全国税务部门已分类分级曝光涉税违法案件300余起,推出30余个有代表性的合规经营典型案例,正反结合筑牢合规防线。

合规经营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修课,更是企业行稳致远的发展之道。近年来,广西税务部门精准把握企业需求,从优化服务质效、激发企业担当、提升监管效能三方面协同发力,引导企业合规经营、诚信纳税,护航各类经营主体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加速前行。

服务提质,构建合规便利通道

初秋,广西东兴产业园区中越泰国际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线,一批新到厂的荔浦芋头正经历“蜕变”——清洗、去皮、筛选、杀青、沥水、冷藏、调料、烘焙、包装、品控……十余道工序后,这道曾为皇室贡品的美味将变成零食,远赴越南市场。

针对中越泰这样的边境落地加工企业,东兴市税务局实施“服务+监管”双轮驱动模式,建立“诉求响应—政策适配—风险防控”三维动态服务体系,依托税收大数据打造适合企业的政策标签库,精准推送税费优惠政策与申报要点,引导企业合规经营,防范税收风险。

“税务部门的暖心措施,不仅堵住了风险漏洞,更实实在在地帮助我们实现了合规经营。”中越泰国际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庆勋说。

创新是手段,优服务才是根本。近年来,广西税务部门以“减负担、优体验、强支持”为导向,将服务优化作为推动企业税务合规的“先手棋”,通过数字化转型、个性化辅导、流程简化等措施,降低企业合规成本,提升合规便利性,让企业“会合规、易合规、愿合规”。

在传统交易场景中,小额、高频的开票需求一直是困扰企业的难题,广西税务部门秉持“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服务理念,推出“支付即开票”措施,用数字技术打通惠企“最后一公里”。

10月的横州市,茉莉花香依旧浓郁,交易市场人头攒动,刚卖完2大袋茉莉花的花农雷大爷,脸上笑开了花,“以前卖花得揣着零钱,生怕丢了。现在卖花直接扫码,钱马上到银行卡里,电子发票直接发到手机上,心里很踏实!”

为助力横州市茉莉花产业发展,当地税务部门启用“扫码结算、线上支付、即时开票”全流程智能化系统,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注入“智税动力”,有效解决了传统交易中的堵点。

“面对每日数万斤茉莉花的收购量,‘支付即开票’功能让合规经营更有保障。”横州市一家茉莉花加工企业负责人坦言。

截至目前,“支付即开票”创新举措已推广至横州市13个市场和8个收花点,注册花农9.11万名、企业510家,日开票量最高1.6万笔,为传统农业插上“数字翅膀”。

企业担当,激活合规内生动力

当前,随着广西税务部门“服务+激励”机制落地,企业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布局”,纷纷将税务合规融入经营管理全流程,建立“合规绩效考核”制度。

作为广西投资集团在高端制造板块重点打造的核心企业,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深耕高端铝加工赛道,持续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新能源等领域发力。公司及时落实集团“创新驱动、合规发展”整体部署,率先在集团内将税务合规指标深度融入绩效考核体系,从内部筑牢合规根基。

“集团对合规的重视和公司考核机制的落地,让我们的税务管理从‘被动遵守’变为‘主动践行’,再加上税务部门的专业辅导,我们的信用等级长期获评优质。”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宋凯军介绍,公司梳理纳税申报及时性与准确率、税收政策遵从度、税务风险排查整改成效、发票管理规范性等核心合规要点,将这些合规要点转化为可量化、可追溯的考核指标,以明确的考核导向牵引合规管理落地。

欲享其利,必严其规。广西泉水叮咚饮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其将认为,真正的可持续创新,就是要保持创新速度与合规底线并行不悖,将政策阳光真正转化为创新动能,如此才能推动企业稳步健康发展。

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广西泉水叮咚饮品有限公司多年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但生产和研发活动的边界在哪里,他们又难以精准界定,这个痛点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掣肘。

“尤其是费用归集环节,研发阶段涉及的生产人员薪酬、原材料损耗等,操作上存在模糊地带,稍不留意就可能‘越界’。”朱其将告诉记者。

如何将“研值”变产值,税务合规是关键。

为解决研发费用归集难题,河池市罗城税务部门上门辅导、解读政策,公司由此建立一套“研产分离”精细化管理机制,实施研发项目独立编码管理,为每个研发项目建立专属“身份证”,推行工单管理制度,对研发领料专项审批、单独建账,确保每一笔人工成本和物料消耗都能准确溯源至对应的研发活动,实现了研发费用精准归集。

监管创新,筑牢合规共治防线

“合规不是成本,是竞争力。”北海石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莫静波说,公司凭借10连A的纳税信用等级,享受政策红利超过1.1亿元,不仅铸就了企业的市场公信力,更为企业推进技术研发和生态构建提供了信用支撑。

年产值从500万元到突破4亿元,总资产规模增长近19倍,年均增速30%,累计纳税超6亿元——北海石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8年的成长轨迹,印证了合规经营与企业发展的正向循环。

税企共治的“长青路”上,诚信不可或缺,监管创新是关键基石。广西税务部门以“信用为基、风险导向、柔性执法”为原则,构建“精准监管+多元共治”体系,既守住合规底线,又为企业留足发展空间,实现“监管效能提升”与“企业负担下降”。

北海市税务部门推出“信用培植计划”,通过大数据动态监测和风险预警,帮助石基信息等企业持续巩固信用优势,进而以供应链协同、技术输出等方式,将合规要求辐射至上下游客户网络。

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贺州市税务局联合统计局等八部门,与企业携手探索协同共治新路径——在全区率先建立首席税务官、统计官(cTo)机制,聚焦事前合规引导与纳税、统计辅导,助力企业构建全业务链风险防控体系,实现规范管理、合规经营。

贺州市桂东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便是受益企业之一,该公司在税务部门的帮助下设立了首席税务、统计官(cTo)岗位,并推行全员年均50课时线上线下合规培训。

“现在合规意识已深植每位员工心中。”桂东电子财务部负责人陈水生介绍,在今年7月召开的一场联席会上,贺州市八步区税务局“税易行”专业团队出具的税务健康体检报告,帮助公司清晰掌握涉税健康状况,构建贴合自身实际的风险预警模型,筑起财务健康防火墙,将合规要求深度嵌入整个研发流程。

在桂林,桂林光隆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桂林市税务部门,定期开展“税务合规进部门”“税惠园区主题宣讲”“合规经营与税同行”等活动,为公司采购岗、销售岗、研发岗开展定制化培训,普及税务合规知识,累计培训超2万人次。

如今,A级纳税信用已成为光隆科技开拓市场的金字招牌,因完税证明齐全、信用等级优异,该企业从上百家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其主导产品光隔离器在细分产品领域占据了40%的市场份额,居国内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