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十三场)。百色市委副书记、市长葛国科等人介绍了百色市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据介绍,近年来,百色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扎实推进兴边富民,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今年1-11月,百色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6%,已连续22个月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今年新增工业、服务业、商贸业等行业规上企业入库280家,增长99%;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8.6%,比全国、全区增速都高出10个百分点以上。前三季度,百色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7.8%,高于全国、全区增速。
抓实产业园区改革发展,打造高质量发展主阵地主引擎。围绕合作区百色片区建设,统筹推动百色市产业园区整合升级为“1+12”产业园区。引进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杭州市实业投资集团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加强与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地企业对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服务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一批铝精深加工、绿色家居、新能源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等行业龙头企业落地百色片区,全市新型生态铝、现代林业、新能源、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持续壮大,产业结构由“一铝独大”向“四轮驱动”转变,经济发展动能不断增强。1-11月,百色市产业园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907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91%。
着力提升开放平台能级,促进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百色市建立浙商(百色—东盟)出海合作中心,推动平果保税仓正式开仓运营,靖西保税物流中心(B型)开工建设,在全区率先推出的龙邦口岸“互贸通”系统,帮助企业开展跨境产业合作,促进对外贸易扩量提质。
今年以来,百色市企业进口铝土矿近千万吨,约占全市企业消耗铝土矿的30%。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187%,排全区第2位。积极服务广西铝产品仓储交易中心运营发展,中心交易品种涵盖铝箔、铝板带、铝合金等十多个种类,今年以来,中心完成双边成交额495.7亿元、同比增长204.5%。着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今年以来,完成跨境人民币结算125.5亿元,同比增长338.7%,排全区第1位。
加快打造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全力服务保障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构建高速公路、铁路、航空、航运、口岸等“五位一体”的立体综合交通格局。黄桶—百色铁路、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工程等顺利推进,百色机场改扩建工程总体规划获批复。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245.7公里,排全区第2位。龙邦智慧口岸实现无人驾驶运输通关。我们着力构建完善的物流体系,常态化开行百色至粤港澳大湾区“点对点”铝产品铁路集装箱直达班列、水运集装箱班轮航线,依托“百色一号”专列发展跨境物流服务。今年1-11月,铁路、水路货运量同比增长19.6%、85.8%;百色一号专列开行189趟、同比增长89%,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正在不断完善。
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网通办”,全程网上可办率达到99.6%,企业开办、水电气网联合报装、教育入学等高频事项实现“全程网办”,企业群众办事环节减少71%、时间减少76%。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今年以来投放“桂惠贷”91.5亿元,惠及5176家市场主体。全面落实税费政策,为企业减税降费近13亿元。1-11月,百色市新登记经营主体3.9万户,同比增长30.3%。
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促进边疆繁荣稳定。百色作为国家民委确定的全国15个首批共同现代化试点地区之一,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主线,推动兴边富民行动取得明显成效。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政府专项债等各类资金37.2亿元,实施项目95个,提升边境县(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创新“边民互市+落地加工”模式,引导边境地区加工产业集聚发展,落地加工商品货量同比增长199%,互市贸易商品落地加工率达99%,排全区第1位。恢复开通靖西至越南高平二日游线路,今年以来,百色市共接待出入境旅游团超500团次、游客约1.5万人,带动旅游消费超1800万元。(唐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