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综合保税区紧靠北海港,今年上半年,该区加工贸易进出口额突破5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74.7%。作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先行区,税务部门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助推北海综合保税区不断发展。据了解,该区下一步将打造成为北海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以及承接产业转移的新战场。
2018年2月11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广西北海出口加工区整合优化为北海综合保税区。2019年初,北海综合保税区通过海关总署验收,正式开关运作。该区创新引入市场化招商模式,仅7月就签约包括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光学产品制造等5个项目。项目达产后,年产值有望达到23亿元,年缴纳税收达到1亿元。
如今,2019年过去半年有余,规模空前的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成效正加速落地,不断激发市场新活力。在北海综合保税区内,减税降费的利好正从纸上走入企业账单,为企业发展按下“快进键”。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底气,北海绩迅电子科技公司总经理李宝海给我们算了一笔账:“2018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50%上调至75%,为我们公司少缴了税款180万元;国家对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征企业所得税以及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地方分享减征或免征共648万元。”谈到企业发展,李宝海说:“我们去年在荷兰收购了一家墨盒回收公司,同时研发出多条自动化生产线。省下来的这笔税费,使我们可流动资金更加充裕,在新建厂房、扩展产业链、改善职工工作环境上更有信心,扩展海外业务也更有底气了。”
自5月1日起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从原规定的20%降至16%后,建兴光电科技(北海)有限公司每月可少缴养老保险费7万元。公司负责人宋恭源表示:“这次减税降费政策力度大、覆盖面广,极大地缓解了我们资金周转的压力,也能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2018年6月底,北海综合保税区纳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试点企业即可享受一般产业园区内的优惠政策,又可以享受海关特殊监管区内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等特殊政策,充分发挥“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作用。
作为北海首家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企业,永昶科技电子(北海)有限公司2018年下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公司内销收入增长了1310万元,出口退税税款103.5万元。“我们将原外销为主的模式转变为内外销并重,接下来我们将会逐步扩大内销规模,由之前的供应商出口退税转为自己出口退税。”公司负责人刘晌嵘表示,这一转换给企业出口带来红利,比之前的单纯出口更多了一些契机。
百川成海,正是因为企业的不断成长壮大,才推动整个综合保税区发展欣欣向荣。据了解,该保税区综保区被评为广西绿色园区,北海绩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荣获广西科技厅授予的“瞪羚企业”称号。同时该区还将围绕产业、功能定位,积极实施全员招商战略,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在长三角、珠三角等产业高度发达和集中地区大力开展定点招商,目前共引进项目17个,预计新增产值50亿元以上。
“今年初,北海综合保税区正式揭牌运作,税务部门主动上门开展税法宣传,让我们和企业对保税区和国际贸易相关税收政策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对我们今后的招商引资工作大有裨益。”北海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副调研员于坤说道。
北海市税务部门在推行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一窗办”的基础上,还推行出口退税无纸化管理试点,加快出口退税审批流程,有力地支持北海外向型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