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发展之基, 是财富之源。北海税务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积极推进市场主体“稳存量、扩增量、保重点”工作,多措并举稳就业促创业。

政策到家,全力助企稳住就业“基本盘”

产业发展是稳就业的基础,其中税惠政策对企业稳岗扩招、加强人才引进、加大技术研发等方面都是强大的支撑,坚持产业带动就业,就业服务产业,不仅保证企业创新驱动力,还能牢牢守住就业基本盘。

为护航重点企业走好发展的每一步,广西北海工业园区税务局积极选派“税务小蓝”党员先锋队,常态化深入企业开展“管家”式精准施策,帮助企业用好税费优惠政策,为企业注入资金“活水”。

“2023年1季度我们收到了2300多万元的出口退税款,除了用于支付上游货款外,其余的用于职工工资、设备升级和新产品研发。”广西惠科智能显示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张大宝说道,“市场环境的逐渐向好,下半年订单总量大概率会猛涨,我们计划再扩招100多名工人,全力保障订单需求。”

得益于国家税费政策的支持,不少企业在稳岗就业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强人才引进。

“2022年我们享受各项税收优惠共770多万元,‘真金白银’让我们有底气以‘薪’留人,节省下来的税费我们用来招聘‘高精尖’人才和提高科研人员福利待遇,为公司增强创新研发能力和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添加了‘增效剂’。”广西三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丽芳信心十足地表示。

优化服务,开辟高校毕业生创业“新赛道”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就业事关民生福祉和国家未来。随着毕业季临近、毕业生求职进入窗口期,为更好地为大学生创业就业提供个性化服务,海城区税务局、银海区税务局积极探索“税校互促”新模式,为青年“创客”提供“上门”服务。

在北海职业学院,海城区税务局与学院支部共建签约3年以来,建立了常态化联络机制,在校企“双选会”现场搭建“大学生就业创业税费服务站”,定期举办校园普法活动和政策宣讲沙龙,不断探索深化“税+校”合作的新路径。

银海区税务局的“青税创业就业服务队”走进北海康养职业学院,以“政策讲解+案例说明+互动答疑”的方式线上线下精准“育苗”,实现纳税服务和创业“孵化”服务的有效对接。

“我学的是中医康复技术专业,打算毕业之后与同学合伙开办一家中医养生馆,服务队的税务干部全面系统地给我们讲解了企业开办流程、银税贷申请、创业税惠优惠等涉税事项,‘好政策+好服务’让我们创业的信心更足了!”即将毕业的梁利琳同学对服务队的贴心辅导赞不绝口。

税惠激励,护航重点群体托稳“好饭碗”

为精准落实落细重点群体稳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帮助他们通过劳动获得收入、实现自身价值、提高生活水平,过上更好的生活,北海税务通过对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税收优惠政策的积极宣传,增加了他们的就业机会。

“感谢国家出台促进残疾人就业的税收政策,也感谢公司为我们提供的就业平台,让我通过自己的劳动实现了经济独立。”在广西中粮生物质有限公司的车间值班室里,计量员“单手姑娘”莫荣祖正熟练地完成载货车辆的过磅、开票、录入信息、核对信息等计量工作。从“上手吃力”到如今“游刃有余”,“单手姑娘”莫荣祖用汗水与努力跟上了公司的工作节奏,也用勤劳与自信为自己谋取幸福。

为帮助残疾群体更好地就业创业,合浦县税务局与当地残联部门加强协同联动,帮助残疾人就业与企业用工“双向选择”。通过深入企业摸清用工需求,主动向企业宣传各类助残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根据残疾人的实际能力和身体状况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近年来,我们招录了6名残疾员工,不仅享受到了免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税收优惠12万元,也为我们生产工作带来了更多的积极向上、进取的精气神。”中粮生物质的财务负责人刘德铭说道。

精准帮扶,织密困难群众兜底“保障网”

奋斗是新征程上最壮丽的旋律,劳动者是律动中最动人的音符。有一群生活在农村的困难群众,逐渐在摆脱“就业难”的局面。

“经税务局的结对帮扶干部联系推荐,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现在月收入高达5000元,生活水平提高了,还能照顾好家中老小。”日前,在广西北海椿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果蔬产业园区内,本地脱贫户吴志娟在大棚中高兴地采摘着彩椒。园区大棚舒适的环境以及劳有所得,这一切让她很满意。

吴志娟的笑容背后,凝结着税务干部们的真情付出。铁山港区税务局以培育发展特色产业为抓手,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为重点,针对乡村企业坚持“政策落实+精准服务”双管齐下,对就业困难人员加强就业援助、实行托底帮扶,架起“公司+农户”协作“直通桥”,让困难群众在家门口吃上热乎“家乡饭”。

据了解,椿丰农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基地周边农户开展蔬菜种植,每年股份分红的脱贫户达100多户,分红达150多万元,户均增收近1.5万元。

“三年来,企业累计享受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费减免近50万元,税费好政策让我们有底气持续扩产扩招,目前已吸纳本地脱贫户及周边群众近70人实现就业”财务负责人李佳琳谈及并表示,按计划今年继续扩建的4座智能温室大棚将会带动更多周边农户实现就业。

下一步,北海税务部门将坚决落实落细税费优惠政策,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