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广西凭借“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的优势,海洋经济发展迅速,在2020—2022年向海经济三年行动实施中,海洋生产总值从2019年的1612.5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296.9亿元。如今2023—2025年行动计划开启,力争2025年向海经济生产总值达到7000亿元。广西税务部门将围绕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和布局,以优质的服务高效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尽显“税务蓝”担当。
出口退税添力 抢占海洋经济新赛道
近年来,广西积极构建现代向海产业体系,拓展蓝色空间,开展关键产业链补链强链专项行动,积极打造“千亿级”高端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造纸、轻工食品、新能源和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临海产业呈现聚集发展态势。
惠科电子北海产业新城是广西壮大绿色临港产业集群重点推进的产业集群项目。惠科集团云桂区财务总监郭吴斌表示:“像惠科电子北海产业新城这种大项目,投入成本大、施工周期长、经营成本高,面临的涉税问题非常复杂,好在税务部门的服务让我们非常放心。”
在企业成长道路上,北海工业园区税务局“税务小蓝”党员先锋队主动服务,为企业建立减税降费清单和台账,并结合该企业主要出口国税法搭建全景式服务模型,形成专人负责、全员服务、限时完成和效果跟踪的快速响应工作机制,一路护航企业发展。该项目今年上半年获得出口退税款4200多万元,缓解了资金压力,为企业打造北部湾电子信息产业高地增添信心。
“今年以来企业获得出口退税6583万元,税务部门通过‘一对一’辅导为我们解答涉税问题,极大支持了我们的生产经营。”南宁富联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梁艺说。为更好服务制造业企业向海发展,江南区税务局“线上线下”双管齐下提供政策辅导和税费服务,并根据企业个性化需求,提升便民服务精准度。
今年1-6月,广西外贸进出口总额3390.71亿元,同比增长43.2%。其中,出口1690.39亿元,增长51.7%。广西税务部门共办理出口退税 40.1 亿元,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等4市向海经济核心区产业累计办理出口退税 14.46 亿元,助力了海洋经济的发展。
精细服务给力 港口升级畅通新通道
从2017年至2022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份经广西口岸进出口贸易总额从不足3000亿元人民币增长至5200多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12%。2023年截至7月20日,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开行超4500列,累计运输货物46.7万标箱,同比增长11%。不断攀升的货物运量对通道运输能力有了新的要求,广西税务局精细服务让税惠红利精准“入袋”,助力通道建设。
“多亏了税务部门的高效服务,让我们在最短时间内得到现金流支持,为公司初期运营减轻了负担。”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宏港码头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吕春贵说。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税务局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该企业因建设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二期项目资金流动压力较大后,及时辅导公司申请留抵退税。
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税务局还组建“项目管家”服务团队,围绕航道扩建、码头改造、自动化码头建设等重点企业,精准推送适用税费优惠政策和贴心个性化服务,先后帮助解决北部湾港集团重组业务、大榄坪泊位改造工程等涉税问题,助力钦州港进入全国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前10强。
7月15日,防城港赤沙2号泊位码头平台实现贯通,标志着广西北部湾港最大30万吨级干散货自动化码头平台实现全线贯通。为精准服务企业,防城港市港口区税务局“国航工作室”通过“一户一档”式全流程管理、政策支持、风险提示和服务“直通车”,指导防城港赤沙码头有限公司进行申报更正,充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感谢税务部门的提醒,我们及时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这些政策红利,我们用来发放工人工资,更好地进行码头建设。”该公司财务负责人贺义表示,税务部门的保驾护航让其更安心也更有信心,持续加大港口建设力度。
在服务做大做强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等4市向海经济核心区发展的同时,广西税务部门也积极也精细服务拓展区、辐射区产业的发展,助力构建以陆带海、以海促陆的陆海协同一体发展新格局。在玉林,博白县税务局将“支部共建”与“园区服务”相结合,零距离解决园区企业涉税痛点难点问题。在河池,税务部门调研团队问计问需,为企业改制“定制”税费服务方案。
税惠春风添力 绘就产业融合新蓝图
防城港市白龙珍珠湾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碧波荡漾、潮流涌动。在广西蓝湾旅游有限公司的金鲳鱼养殖基地,数十万尾金鲳鱼苗正伴随着夕阳撒入海面。
为积极推进蓝色粮仓和海洋牧场工程,拓展深远海养殖空间,防城港市防城区税务局巾帼助企小分队从资料准备、纳税申报、政策享受、税款核算等开展精准对接、全程跟进服务国家级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据了解,白龙珍珠湾海域目前已有9家规模养殖企业入驻,今年1-6月,已实现增值税免税销售额1640.85万元。
一条鱼,兴起一个富民产业,也推动其他产业兴旺。广西北部湾渔船穿梭往来,也吸引了不少游客来此听风看海。北部湾休闲度假游、海上丝路邮轮游、滨海湿地和自然保护地生态游等特色精品旅游线路,让更多的人领略到了广西北部湾边海风景道,也让文旅行业发展迎来了新蓝图。
以“中华白海豚之乡”闻名遐迩的钦州市三娘湾风景区和犀丽湾景区游人如织,周围酒店、民宿、农家宾馆一房难求。钦州市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三娘湾海豚酒店办税员梁立说:“近三年我们享受了税收优惠21万多元,得益于政策支持,滨海旅游快速复苏,五一期间我们酒店的入住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近40倍。”
北海,有着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海丝首港景区近期作为旅游拉升经济的案例再度登上央视新闻,日客流量达一万多人;享有“中国最美海岛”盛誉的涠洲岛在暑期7月份累计接待上岛游客29.22万人次,同比增长232.80%;获评为2023年新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北海银滩景区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营业收入双双重回增长区间。
“税惠政策激活景区升级改造‘一池春水’,去年一笔900多万元的留抵退税,让景区得以升级、丰富游玩体验项目。”北海市古郡丝路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田国华说道,目前该景区不仅定期举办各种主题活动,还重现出“海丝市集”水上交易盛况。
向海而兴,向海图强。广西税务局将继续主动服务海洋强国战略,在助力释放“海”的潜力,拓展蓝色空间,壮大向海产业中彰显担当,强化精准辅导,落实落细税惠政策,为涉海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税务服务,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