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锦,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起源于宋代,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四大名锦中唯一的少数民族织锦,也是壮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李素英是家族壮锦的第五代传承人,在18岁时制作的壮锦得到专业机构的认可,其中一幅在2020年被收藏在广西民族博物馆。
在2018年,李素英在家人和金融机构的帮助下创办了龙州县李素英民间工艺品制作专业合作社,工人和织娘都是村里的贫困户,合作社的成立由原来的单户织锦变成了合作社,并将不同的织锦方法一起分享,织品越来越受市场喜爱。
在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道路上,龙州县税务局持续加大非遗产业帮扶力度,守好鲜活历史、护好至臻匠心,让更多非遗文化焕发长久生命力。组织业务专班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的帮扶服务,通过增值税发票底账系统,依托税收大数据,为壮锦合作社找到一家在广东省清远市有壮锦产品购买需求的壮瑶风采公司,拓宽其销路,带动收入并解决壮锦合作社成立时销售难的问题。现在合作社的壮锦织品能够远销往珠三角、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据悉,李素英的壮锦合作社近年来享受税费征前减免7万余元。
在解决产品销路问题后,龙州县税务局携手多方收集当下市场需求和拓宽销售渠道,在高校专家学者、师生们的帮助下设计研究出新的壮锦文创产品。融入当地元素制作成香包、杯垫、化妆镜、笔记本等广受喜爱的小物件,充分打开了壮锦编织工艺的想象空间。
“创办壮锦合作社以来,我们在农闲时节接订单织壮锦,村里的织娘一年可以增加几千元的收入,感谢税务部门的倾心帮助,给我们感受到既专业又有温度的服务,让我们有了新的生活,也让我们的壮锦技术能够不断传承下去”李素英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