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与越南芒街仅一河之隔的广西东兴市,边民互市贸易区内更加热闹。东兴市边民互助组的生鲜经营者雷纭,正忙着将刚通关的越南龙虾搬上卡车。

广西税务部门持续优化边贸税费服务,助力边贸高质量发展。图为近日国家税务总局防城港市税务局税务人员深入广西边贸中心走访边贸企业,“一对一”宣传辅导涉农产品税收优惠政策。

“吃龙虾,讲究的是一个‘鲜’字,但就是因为‘鲜’,对运输、仓储要求就高了。好在,现在通关快了,我们跨境生鲜的鲜度有保障。”雷纭说。近期,随着中越智慧口岸、中国—东盟水果交易中心等国家项目落地实施,从越南进口的海鲜、水果早上入关,晚上就能到中国老百姓的餐桌。

东兴口岸作为我国唯一一个与越南海陆相连的国家一类口岸,2023年出入境人数554.9万余人次,排名全国沿边口岸第一位。

在东兴边民互市贸易区打拼了5年的雷纭,现在已是互助小组的组长,带着30多名组员奔跑在“抢鲜”路上。他一边指挥着装车,一边插空和记者聊天:“国家给边民每人每天交易8000元货物免税(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的优惠政策。现在东兴边民互市贸易区进出口贸易逐年递增,我们也成立了互助组抱团发力,在‘家门口’也能搞贸易赚钱。”

指挥完装车,雷纭走进了设在边民互市贸易区的办税缴费服务点,很快就完成了货物的代开发票、纳税申报手续。“对我们边民来说,代开发票便捷程度是我们比较关心的。在贸易区内就可以办税缴费,一个人可以帮整个组代开发票,省时多了,也让我们的龙虾走货更流畅了。”他说。

为更好服务边民互市贸易,满足边民在交易中代开发票等服务需求,国家税务总局防城港市税务局在边民互市贸易区设立办税缴费服务点,将代开发票、纳税申报等业务从政务服务中心前移过来,并对发票代开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实现快速批量代开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代开一份电子发票平均耗时由原来的三四分钟提速到几秒钟,打通了边民代开发票堵点。

走出办税缴费服务点,目送装着龙虾的货车驶往外地,雷纭和记者走进了东兴边民互市贸易区的龙虾售卖区,在这里已经通关的部分龙虾会直接进入消费市场。雷纭的表姐李女士就在这里经营着一家商铺。

龙虾清洗、去壳、取肉,或裹上蛋清淀粉入油锅炸熟成球,或铺在粉丝上撒上蒜蓉清蒸,或直接入粥锅细火慢炖,各有各的风味,Q弹的虾肉和软糯的米粥,再撒上一小把本地香菜,添上些越南鱼露,一股鲜美在嘴边回荡无穷。“元旦的时候,陕西客户杨先生来东兴旅游,品尝了龙虾的甘鲜味道后,当下就订了20公斤托运回家。”雷纭表姐自豪地说,2023年12月,商铺线上龙虾销售近5吨,线下销售近10吨,特别是防东铁路开通后,购买龙虾的客人更多了,仅元旦当天她就比日常多卖出了50多公斤。

在东兴,像雷纭和他表姐一样的边民们的生意,与边境贸易的发展紧密相连。在这里,电子产品、鲜活水产品、水果等来来往往,进进出出。2023年1月—11月,东兴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39.02亿元,同比增长136.8%。增长的数字,既是边民腰包越来越鼓的反映,也是中越两国经贸交流合作不断深化与拓展的映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