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盛夏,在覃塘区山北乡罗马村,连片的稻田延绵至山脚,时下稻花正飘香,稻穗随着微风摇摆,阵阵稻香拂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这里是广西贵港市覃塘区山北乡壮乡米专业合作社的富硒米产业基地。

近年来,贵港市覃塘区税务局高度关注乡村产业的发展态势,关心涉农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聚焦农户、合作社、农企的涉税需求,认真梳理税收惠农相关优惠政策做成宣传手册,深入农产品种植基地,宣传讲解惠农税收政策、解答涉税问题,以税费优惠政策、便利服务举措为乡村振兴增添新“硒”望。

贵港市覃塘区山北乡壮乡米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初始种植规模是20亩,经过多年的发展,合作社现在已经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500多亩,拥有农用机械8台、烘干设备生产线2条,实现了机械化种植、收割、烘干。

“税务部门非常关心合作社的发展,从建立以来,经常上门宣传各项涉农税收优惠政策,帮助扫除政策盲区,上门辅导纳税申报、发票领购,规范财务管理,遇到的涉税问题都能及时得到解决,精细的服务为我们省了很多麻烦。”贵港市覃塘区山北乡壮乡米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韦学活对上门宣传政策的税务干部说道。“每逢播种和丰收时节,检修农机、生产线设施,播种、施肥、收割、烘干、运输都需要大量成本开支,合作社流动资金压力大,好在我们自产自销农产品享受免征增值税政策,今年已经享受税费减免5万元,有效缓解了资金压力。”韦学活表示,“有了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我们下一步打算完善合作社设施配套、建设标准化生产车间,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提升品牌影响力,打造特色本土富硒米品牌。”

在贵港市覃塘区山北乡壮乡米专业合作社的辐射下,山北乡立足富硒有色米这一特色产业基础,积极推进农业产业联营体建设,在入社自由、退社自愿、民主管理、共负盈亏的基础上,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聘请职业经理人统一经营管理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目前,山北乡石马村农业产业联营体已入股农户500多户,入股土地面积1200多亩,形成了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水稻种植基地。

为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贵港市覃塘区税务局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坚持当好农业生产的“税顾问”,组织涉农税收服务团队,认真整合梳理农业产业适用的税收优惠政策,结合《税收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问题解答》宣传手册,深入乡村面向农户开展专题培训,详细解读涉农税费优惠政策,帮助纳税人熟悉业务办理流程,规范财务管理,及时享受税惠红利。

今年以来,贵港市覃塘区税务局已为当地农业产业新增减免税费233.83万元。下一步,该局将继续围绕农业产业的发展需求,聚力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不断优化便民办税服务举措,用税力量为乡村振兴增添更多“硒”望。(梁永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