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纱线“链”东西。近年来,广西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布局,推进产业集群深度对接,促成纺织服装产业和技术“东纺西移”。
近日,走进位于贵港市粤桂产业园区的德熙纺织厂生产车间,一台台自动缝纫机飞速运转,一根根纱线如银龙穿梭其中,一件件衣服在工人巧手翻飞中迅速成型。
2022年,这家纺织企业从广东省搬迁到贵港市粤桂产业园内,2023年7月正式投产,是一家集研发、织布、印染、制衣、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由于两地相隔较远,刚搬来的时候,大家曾一度担心迁移后未办结的涉税事项还要回头办,甚至后续发展会‘水土不服’。”企业财务负责人孔雪晶说,税务部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程跟踪辅导答疑,打消了企业留下来的顾虑。
不仅要“扶上马”,还要“送一程”。当前,众多纺织企业陆续扎根广西,纺织行业发展初具规模,集群效应显现,数字化、智能化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广西亘美实业有限公司裁剪车间,工作人员在电脑中输入数据后,自动裁床机开始缓缓移动,布料有序输送,刀片精准裁切。“新设备一次可裁切100层布料,以前手工操作需要3个小时才能完成一床布料加工,现在只需40分钟即可,生产效率的提升,为公司节约了不少成本。”亘美实业财务负责人吴江华说。
为了帮助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玉林市福绵区税务局专门成立重点企业税收服务小队,针对辖区内牛仔纺织服装企业科技研发、数字化升级、出口贸易等实际情况,深入开展政策宣传辅导和涉税体检,帮助企业实现税费红利应享尽享。
图为玉林税务工作人员实地了解辖区企业纺织生产经营情况,帮助企业享受税费红利,助推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冯威翔/摄
“税惠‘真金白银’为我们创新发展增添了不少底气和动力。”吴江华介绍,2023年以来,企业累计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40余万元,未来企业将推动业务流程全面信息化、数据化,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
亘美实业的成功转型,是广西轻工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广西兴富制衣有限公司,全自动布料入库系统与自动化裁床默契配合;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奇智纺织品有限公司,全自动喷气纺纱设备和工艺生产线高速运转;桂平市闪鹰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自动化裁剪车床和自动化剪胶机协同作业……一家家纺织企业成功转型的背后,离不开税务部门的全力托举。
近年来,广西税务部门围绕纺织企业细分产业链,提供一对一个性化服务,组建“税惠服务先锋队”上门答疑解难,让企业财务人员掌握政策要点和操作流程,助力纺织企业转型升级;持续提高出口退税便利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出口退税速度和效率,有效减轻纺织企业资金压力,让纺织企业“走出去”步伐更稳、底气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