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地花卉争艳,“赏花游”持续升温。桂林市税务部门紧跟农旅消费新趋势,以花为媒、以税兴农,持续优服务,助力经营主体充分享受税费政策,搭起“赏花经济”与农旅发展互通桥梁,实现多元化、可持续发展。

雁山区红顶花园:“赏花 +”模式 绽放多彩活力

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位于雁山区思上桥村的红顶花园,因园内两栋红顶小屋得名。每至春日,上百种花绚烂绽放,姹紫嫣红,美不胜收,已成当地网红打卡地。

此处不止可赏花,还能体验扎染、艺术插画、鲜花耳饰、鲜花手工皂等手作活动。近几年,为开启“四季繁花”的诗意旅程,红顶花园融合休闲康养、农耕体验、研学旅行等,创新打造“赏花 +”模式,一键解锁全新观赏体验,有效延长赏花经济“保鲜期”。

桂林市雁山区税务局税费服务团队聚焦企业需求,送去涉农产品税费优惠政策清单。“今年开春以来,日均游客量同比增长20%,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税务部门的大力支持。”美庐生态农业公司财务负责人姜瑞介绍,2024年,在税务部门的精心辅导下,公司享受免税销售额65万元,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左右。如今,游客在红顶花园平均停留时长从3小时延至1.5天,“赏花经济”有效促进农旅效应释放。

平乐县石面山村:李花漫径途 铺就振兴致富路

春风十里不如“李”。两年前初春,《新闻联播》聚焦桂林平乐县阳安乡石面山村2000多亩李花。今年,李花依旧烂漫,如雪繁花尽染山间。

为助力“赏花经济”由“颜值”变“产值”,平乐县税务局深入推进“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帮扶工作队、春风助农队常态化走进乡村、深入地头,针对种植业的特点,“面对面”为李园负责人解读涉农税收优惠政策,助力乡村振兴与产业经济同频发展。

“2024年,三华李产值近2000万元。”阳安乡李园负责人称,花香、果甜的背后,离不开国家的利好政策以及税务部门的全力帮助。今年,我们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将种植规模扩至3000亩。共享花海盛景的同时,预计实现村民人均增收2000元。

产业兴则乡村兴。阳安乡借李花推出“春赏李花、夏品李果”农旅模式,带动周边“农家乐”发展。春节李花盛开时,全乡接待游客约6000人,农家乐增收9万余元,真正实现了一朵花“开出”一项产业。

好风凭借力,送“花”上青云。桂林市税务部门将紧握政策之笔,饱蘸服务之墨、精心勾勒绚丽多姿的赏花春景图,全力推动“赏花经济”产业链与农旅文化全方位、深层次的交融互促,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活力。(黄骞、任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