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我们在股权激励方面存在涉税疑问后,桂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局(以下简称“高新区税务局”)立即派出专项组实地帮助我们深入分析情况、讲透政策、提供建设性意见,助力公司的股权激励有效落地,员工积极性和公司活力得到充分激发,2023年公司销售收入达到31亿多元,实现了65%的突破性增长。”作为桂林的老字号企业,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对“优化营商环境监测点”的闭环式纪税联动服务深有感触。

自去年8月广西首个由纪委监委设在税务部门的“优化营商环境监测点”落户高新区税务局后,纪委监委与税务部门精诚合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人民至上,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合理诉求,解决好人民急难愁盼问题”的指示精神,努力找准服务企业、助企发展的“小切口”,实实在在为广大企业解决了一些“大问题”。

据了解,为解决好影响广大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桂林市七星区纪委监委不断完善“监测点”各项制度,推动税务部门依法履职、优化服务,使税务部门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真正体现在助企发展的全过程。纪税双方创新打造了“企业反馈问题-税务协同办理-纪委监督执行-助企纾难解困”闭环式纪税联动机制,联合推出了“优化营商环境监测点评价反馈卡”,真切倾听企业心声,高效为企排忧解难,对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桂林市锐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是一家研发、生产、销售牙科医疗器械的高新技术企业,因业务发展需要,企业的股权结构发生调整,相关纳税业务需要变更,办理流程复杂,企业向税务局“监测点”反馈遇到的困难,希望得到指导、帮助。七星区纪委监委收到监测点反馈的信息后,及时跟进了解企业诉求,启动纪税联动机制。税务部门为此创新打造了“税种分析+政策答疑+风险排查”三联服务模式,为企业开通VIP服务通道,对股权转让涉及的税收政策进行对比研究和详细解读,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事前评估和提醒,手把手辅导企业进行纳税申报,助力企业顺利完成了股权结构调整。

桂林市纪委监委相关领导表示,好干部能够营造好环境,好环境可以成就好企业,我们的目标就是以强有力的监督,助推形成善作为、勤作为、能作为的良好干部生态,主动帮助企业解决后顾之忧,使“优化营商环境监测点”真正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护航人”。对此,高新区税务局在充分发挥“监测点”作用的基础上,倾力打造了“税新枫”“智枫桥”“惠枫桥”“云枫桥”服务品牌,创建了“线上云端办+线下智能办+在厅全能办”三位一体管理服务新模式,构建了“365+24”深度服务新机制,实现了“智”税与“治”税齐抓共管、同步推进,助企纾困解难的良好干部生态逐步形成。

桂林国际电线电缆集团的智能化生产车间正在井然有序地实施流水线作业,一批批产品整装待发,即将运往各大国际市场。该公司是广西规模最大的电线电缆生产企业,连续多年在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出口中名列前茅。由于国内外税收政策的差异,他们时常会遇到一些复杂的跨国涉税问题。该公司财务负责人说:“前段时间我们遇到了境外投资者分配利润转增资本税务事项不知如何处理,税务部门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组织人员辅导我们完成申报表填报,又由专人带领公司财务人员前往柜台进行一对一纳税申报,仅用3天的时间就顺利享受到了7200万递延纳税税款优惠。”他们表示,现在,企业“走出去”的信心更足了,步伐更快了,2023年公司实现出口16.4亿元,同比增长19.7%。

“桂林市的出口企业共有600多户,为了帮助出口企业更好地深耕国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我们制定了出口退(免)税操作指引,汇总梳理了出口企业优惠政策指南,以便更好更快地解决出口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遇到的涉税难题。”桂林市税务局主要负责人表示。

据悉,“优化营商环境监测点”持续提升企业诉求响应速度,打破传统线下服务模式,启动线上“云帮办”,实现40项涉税业务远程办理,日常涉税诉求响应时长缩短至11秒,诉求解决率达99.8%。自去年8月成立以来已收集并解决企业各类诉求100余个,重点督办并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20余个,有效帮助企业渡难关、促发展,不仅形成了主动作为、诉求快办、用心为企的良好生态,更为打造更好更优的营商环境提供了强有力保障。(周义刚、唐红菱、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