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政于民方知得失,问需于民方知冷暖,问计于民方知虚实。今年2月,作为“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广西税务部门全面开启“问计问需”调研走访活动,在“服务式”调研走访中把各项惠民实事落到实处。

 

  “干部沉下去,服务抓细来”

 

“要深入实施‘服务满意工程’”广西壮族自治区税务局党委提出要求。干部沉下去,服务才能跟上来。组建党员先锋队、成立志愿服务队,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全区税务系统已有105个服务团队抵达“问计问需”一线。

 

在广西华锡矿业有限公司,河池市税务党员先锋队了解到该公司最近新增了矿山巡查安保业务,但还未认定服务业的增值税税种。税务人员随即联系该公司主管税务机关税收管理员和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为其增加服务业的增值税税种,保障了该公司的顺利申报。

 

在广西兰科资源再生利用有限公司办公室,财务人员李青向向玉林市玉州区税务人员表达了感激之情:“税务部门的及时服务至少挽回了我们近百万元的损失。”原来,李青向在开具红字发票时操作失误,导致再生砂库存数据无法恢复。该库存数据直接影响到公司办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涉税业务数额。“没想到税务人员很快就带着技术服务单位人员上门帮助我们解决了问题。”李青向说道。

 

不仅上门问计问需,各服务团队还通过系列线上平台开展“非接触式”远程问计,进一步扩大受访群体,提高服务质效,如贺州市税务党员先锋队通过“云上易税”平台向纳税人缴费人问计问需,实现在线咨询、云上办理;防城港市税务志愿服务队通过视频连线、微信交流等方式,回应纳税人、缴费人关切等。

 

据了解,桂林、来宾、河池等多地税务部门还因地制宜组建“双语”或“多语”服务团队,进一步推动“问计问需”活动踏出门槛,走进心坎。

 

  “能现场解决的绝不拖到会场

 

“要把缓解市场主体压力作为我们‘问计问需’的动力,能现场解决的问题绝不能拖到会场。”广西壮族自治区税务局党委对“问计问需”工作再次提出要求,广西各级税务部门纷纷用行动积极响应。

 

退税的快慢直接关系到企业资金流转状况。税务服务团队在“问计问需”活动中了解到纳税人快速退税诉求后,柳州、贵港、梧州等多地税务部门充分利用税收大数据认真梳理符合退税企业名单,开通加急业务审批通道。仅2天,柳州市柳南区税务局就为企业办理了1458.06万元的增值税留抵退税,及时缓解了企业资金周转压力。

 

南宁市武鸣区税务服务团队“问计问需”过程中收到亿航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涉税诉求:由小规模纳税人登记为一般纳税人后,由于购买的很多材料无法拿得专票抵扣进项税额,增值税税负由1%上升到了7%左右,希望税务部门帮助解决该不利局面。进一步了解该企业实际经营项目后,武鸣区税务部门为其量身定制了减税降负方法,指导其向上游商家获取碎石、砂石、水泥等材料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同时对加工商品混凝土业务独立核算,按简易办法计税,增值税税负预计可降至4%。

 

百色市凌云县税务党员先锋队员在与广西凌云万鑫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启望交流中得知,其正为员工工资、茶农工钱发愁。杨启望因春节茶叶销售货款未结、资金回笼过慢遇到资金难题,税务人员了解这一情况后,根据该公司纳税信用,为其推荐了“银税互动”项目,帮助其顺利获得了400万元银行贷款。

 

  “通过解决一个诉求推动一类问题”

 

不仅把各税务服务团队收集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分类登记,广西税务部门还进一步将问题和方法研究提炼形成解决同类问题的工作机制。

 

在北海市铁山港区,税务部门针对“问需问计”活动中了解到的各金融产业城在招商引资过程均不同程度存在税收优惠政策掌握不深不细,甚至导致意向企业落户失败的情况,积极发挥发挥职能作用,与地方政府、工业区管委会、招商促进局等部门联合建立“项目帮办”机制,为企业提供从落户到投产的全流程涉税服务。这一机制还被复制推广到存在类似情况的钦州等地。

 

“针对钦州港区出台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是吸引企业落户的一大法宝,税务部门专业精准的服务消除了意向企业的顾虑,帮我们解决了招商引资工作中的一大难题。”钦州港片区招商服务中心生物医药产业招商部执行部长黄洁先称赞道。

 

“我们要做的是通过解决一个诉求推动解决一类问题,更高效地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好实事。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围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为纳税人、缴费人推出更多、更实的服务举措。”广西壮族自治区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国家税务总局凤山县税务局走访中通农业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图为税务干部在该公司外包装车间了解产品及生产经营情况

 

国家税务总局天峨县税务局深入天峨勇翔贸易有限公司宣传税费政策,征求企业对税收工作的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