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大税费政策宣传和税收知识的普及力度,着力营造更加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国家税务总局河池市税务部门聚焦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业,“量体裁衣”精准辅导,“问计问需”答疑解惑,以“税力量”守匠心护传承,护航非遗产业焕新赋能,蓬勃发展。

在素有“中国竹藤草芒编织工艺品之乡”之称的都安瑶族自治县,野生藤类资源极其丰富,本地人就地取材,经过十多年的摸索,制成300余种系列,15000多个品种的竹藤编织工艺品,发展为独具民族特色的“非遗”产品,深受国内外客商的青睐。“税务部门给我们送来政策红利和优质服务,15万元的税费缓解了我们的经营压力。”藤编非遗技艺传承人、广西都安精艺工艺编织厂技术顾问蓝金桥说道。

为了更好地助力非遗产业融入“新赛道”,河池市税务部门针对辖区非遗产业发展特点,开展定制化、个性化宣传辅导,通过问需求、送政策、解难题、办实事,让非遗老手艺绽放出新光彩。

“现在办税越来越便捷了,在手机上就可以开发票,足不出户就能办好税费业务,而且税务工作人员还会定期上门帮助解决涉税费难题,再也不用担心去城里办税不方便了。”广西凤山蓝衣壮民族服饰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蓝衣壮服饰制作技艺非遗项目传承人班彩艳介绍道。“得益于国家的税费优惠政策,我们合作社省下来的钱用于开展技艺培训,不断发展非遗传习基地,让这门手艺代代相传!”

据了解,凤山税务部门根据当地“非遗工坊+庭院经济”的发展特色,按照“一企一策”建立“一坊一档”,为企业量身打造精准政策宣传辅导服务,重点介绍企业适用的减税降费政策、解答涉税热点问题,为非遗民营企业的发展贡献税务力量。在税务部门的助力下,当地非遗产业发展迅速,蓝衣壮布艺、中亭鼎罐、文里壮锦蚕砂枕等民俗产品畅销区内外。

如何守护好非遗初心,助力非遗产品破局出新,焕发新生机?不论是持续落地的减税降费政策红利、推陈出新的便民办税缴费举措,还是精准推送的“一企一策”政策享受清册,税务部门一直在行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税务部门坚持靶向服务,发挥“仫佬尖尖工作室”服务品牌作用,为非遗传统技艺企业畅通税费服务需求响应渠道,解除更多非遗传统技艺纳税人发展的后顾之忧。东兰县税务部门组建“非遗+服务团队”为企业提供全周期税费服务,专人跟踪及服务一站式办理,全力保障税费支持政策“大礼包”快速高效直达企业。巴马县税务部门精心梳理适用非遗企业的税费优惠政策,打包专属税惠“礼包”后,安排税务服务“管家”主动上门提供政策宣讲和申请操作指导,畅通服务绿色通道,助力企业轻装快行。

“在助力非遗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道路上,河池市税务部门将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持续畅通税企交流渠道,通过精细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涉税服务,确保税惠政策直达快享,让更多非遗‘守艺人’成为税惠‘受益人’,助力非遗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河池市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说道。(马晓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