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大山十万重,泱泱江水两万里。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为新能源产业孕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利用丰富的风力、光照和水资源,河池市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和水力发电项目,形成了颇具规模的新能源产业发展集群。
河池市税务局聚焦新能源行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以政策赋能、税惠添力、税收护航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赋能地方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政策赋能 风电企业向“质”而进
天峨县向阳镇西北部“交连岭”一带,40台总装机容量100MW风力发电机组源源不断地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年发电量实现2亿千瓦时,年产值1.1亿元以上。
“去年以来,公司累计享受税收优惠320余万元,资金活水为我们开展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三峡新能源天峨发电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李富贵说道。
为助力风电项目落地、落实,河池市税务局用好政策、用实团队、用足功夫,充分发挥政策红利这一发展引擎,为新能源产业提质增效注入“税动力”。
南丹县税务部门为企业提供“项目—数据—服务—风险—应对”全周期服务模式,为企业送去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等税收优惠政策并及时提醒项目可能存在的涉税风险,加速推进项目进度。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税务局组建绿色能源政策辅导特色服务团队,积极会商发改、电业、水利等相关部门共同协作,到企业一线解决问题8个。凤山县税务局根据风电企业经营规模、运行特点,组建服务团队以“实地走访+线上问需”方式,强化政策落实跟踪管理,助力风电企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税惠添力 水电企业向“绿”而变
秉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河池市税务局一方面打出“快速响应+及时问需”组合拳服务重点税源企业,一方面以“一企一户一策”、一对一“专家服务团队”推动企业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助力企业向“绿”而变。
广西桂茂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是河池市宜州区内最大的水电发电厂,2024年上半年发电总量8427.44万千瓦时,发电收入2447万元。当地税务部门针对重点税源企业发展现状和涉税需求,量身打造“办税直通+专人对接”个性化服务,定期推送“绿电”税惠政策清单,全力支持企业行稳致远。
同样,迸发出强劲发展动能的还有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理昂农林废弃物热电有限公司。“公司收集农林废弃物转换成电热能,一年可处理农林废弃物30万吨以上,首年发电量达1.6亿度至1.8亿度。”公司财务负责人胡艳说,“税务部门全程跟踪问办、耐心指导,公司去年享受综合利用资源生产产品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免税156万元,同时给当地群众提供200多个就业岗位,实现了公司效益与保护环境、农民增收的双赢。”
税收护航 光伏企业向“新”而行
走进东兰县三石镇,农户屋顶的光伏板整齐排列,阳光下熠熠生辉的光伏板为周边企业、农业发展和村民生活送去了“绿电”。“建了屋顶光伏以后,不仅能节约电费,还能把多余的电卖给供电局,增加了收入。”村民彭美先笑容满面。
像彭美先这样的光伏发电散户在当地有一百来户,这些散户量多、体小、分布广、开票难。为助力光伏企业“追光前行”,东兰县税务局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组建服务专班开展“送政问需 解难纾困”活动,指导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河池东兰供电局通过“特定业务”渠道开具发票,有效解决农户开票难问题。
在都安,广西都安华电能源有限公司负责的首个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顺利开工,预计年底前完成并网发电。都安县税务部门结合“春雨润苗”专项行动,为企业量身定制光伏企业政策汇编,持续为企业“送政策、优服务、助成长”。
河池市税务部门负责人表示,将深入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项目服务、解困纾难等多方面支持,不断提升税费服务质效,厚植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陈惠芳 李美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