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河池市金城江区税务局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基调,积极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秉持“民族团结无小事”的理念,充分发挥税收支持民族经济发展作用,积极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民族交流融合,为金城江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一篮蔬果”,承载税务助农“新点子”

霁雨初晴,晶莹的雨水在鲜嫩水果青瓜上摇摇欲滴,漫步在雨后的东江镇里仁村,鼻息间都是蔬果清新的气息。

“以前都不敢相信,这么小的青瓜,可以有那么好的收益。后盾单位给我们出了‘金点子’。”在水果青瓜大棚里忙碌的里仁村党支部书记韦木调,感慨地捧着青瓜介绍道。如今的里仁村,毗邻高铁站,观光采摘、农业科普、生态美食、旅游度假、休闲娱乐,已经创出了一条符合城里人品味的新发展赛道。

里仁村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喀斯特地貌村屯,全村90%以上村民均为壮族,日常交流都习惯使用壮语。河池市金城江区税务局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作为核心任务,选配熟悉壮族民情民风的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结合当地实际,经过实地调研,发现该村具有毗邻高铁和高速路的交通优势,适合发展经济效益较高的水果黄瓜、西红柿等,蔬果可以快速直达市城区各大商超,实现“短平快”收益回补。金城江区税务局通过“税务助农”“帮扶村+企业+税务人”模式,帮助成立仁美种养合作社,有效推动农产品从“菜园子”直达“菜盘子”,累计投入70万元,惠及3000人。

“一首山歌”,唱响税务服务“新乐章”

“税务崽崽个个好,解决困难有高招,工作室来想办法,医疗报销有保障,阿姨阿叔没烦恼,祝愿你们事业旺,红红火火节节高,节节高!”……

真情流露的壮族山歌背后,是金城江区税务局“江炜工作室”双语服务团队真诚服务的真实写照。金城江区总人口36.82万,少数民族占比77%,包括壮族、苗族、瑶族等22个民族,其中壮族人口25万,占比68%。近年来,金城江区税务局将优化纳税服务与民族团结进步紧密结合,在办税服务厅设立“双语窗口”和“双语导税员”,为少数民族纳税人提供政策解读与业务辅导。针对周边乡镇村屯村民习惯用壮语交流的情况,金城江区税务局集合擅长民族语言的干部,依托“江炜工作室”成员的力量,成立了专门的双语服务团队,有效解决了少数民族群众在办税过程中的沟通难题。截至目前,金城江区税务局通过设立“双语窗口”和组建“双语服务团队”,累计服务纳税人超过900余人次,发放双语宣传资料1100余份,赢得了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一碗挂面”,见证童年回忆“新成长”

在河池市双狮粮油有限公司的车间内,自动化的面条生产线正在高效运转,一包包“双狮”牌挂面从生产线上流转,散发着童年的熟悉香气。不加盐碱、高筋劲道,河池人的童年记忆里,一定少不了一碗妈妈煮的“双狮”面条。成立于1954年的双狮粮油,经过几十载的积累与创新,现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粮油企业,壮乡民族企业的“金招牌”。

“双狮70载的发展之路,离不开国家各项优惠政策一路扶持。”企业负责人金先生肯定地说道。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金城江区税务局通过精准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为其提供“闹钟式”“税惠专管”等服务,近两年来为企业落实了700余万元的税收“红利”。“这些税惠红利,我们用于引进更加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企业管理模式,同步拓展到其他领域投资,产品甚至走出国门,企业‘走出去’的发展劲头更足了。”金先生高兴地说道。2024年,该公司投资5000万元建设的新生产线,年产能可达2万吨,预计产值1.3亿元,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地位。

下一步,金城江区税务局将持续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一目标,深化“税务蓝”与“石榴红”的交融,立足税收职能,抓好主责主业,以“税力量”浇灌民族团结之花常开常盛。(陈梁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