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工商户作为重要的经营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微细胞”,也是群众生产生活最直接的服务者。为实现小“个体”激发“大活力”,广西河池市税务部门聚焦个体工商户实际经营需求,以开展上门辅导、精准推送、多方协作等方式切实为小微经营主体发展解难题、强信心、赋动能。
税润商圈,筑就繁荣“梦工厂”
从清晨的一份鲜香“生料煮粉”,到夜晚喧嚣的“潮流”音乐餐吧,餐饮商圈总是地方烟火气最集中的地方。为助力“商圈经济”繁荣,河池市税务部门主动靠前服务,以“税务+个体+消费者”三方互动的方式,围绕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开展靶向辅导,不断提升服务质效,切实提升小微经营主体的获得感。
来宜州,唱山歌、尝香粽成了不少游客的选择。为了助力粽香飘远,河池市宜州区税务部门组建“金钥先枫”税收宣传小分队,深入走访宜州区某香粽坊了解经营情况,量身定制集“税惠政策+操作指引+疑难解答+风险提醒”为一体的税费操作指引手册,以税动能助力个体经济稳步发展。
在罗城县,近200家批零店、300多户蔬菜、肉蛋经营摊位、50多家知名家居建材品牌入驻商贸产业园,这是辖域目前最热闹的经济商圈之一。面对商户对税收政策、申报操作等不够熟悉的实际情况,罗城县税务部门持续优化“网格员”服务机制,在产业园招商办组织开展政策和操作培训,帮助产业园内的商铺知流程、能申报、会操作,精准解决纳税人缴费人急难愁盼问题,助力小微经营主体健康成长。
“精准投递”,税费红利“一键到家”
金城江区某汽车装饰部是一家涵盖洗车、汽车修理与维护、汽车室内装饰等服务的优质个体工商户。在车间里,该汽车装饰部负责人谭嘉宏正在为税务干部介绍他们新升级的喷漆工作间,“这款新型喷漆工作间采用电加热和照明,不仅节省费用,还能迅速升温至40度,极大缩短了喷漆后晾干时间。”说到节省时间,谭嘉宏由衷地说道:“我们店人手少,难以抽出时间到大厅办理业务,现在推行‘线上办’,在操作上遇到问题,税务人员还能提供一对一的电话辅导,实在是省时省力。”
近年来,河池市税务部门充分利用征纳互动“精准推送”功能,聚焦小微经营主体的税费诉求,对推送对象进行颗粒化分类,持续提升小微经营主体对税费优惠政策的关注度与响应度。
在金城江区,“江炜工作室”团队依托税企交流群、“周三辅导见”、电话辅导及实地走访等方式,及时向纳税人推送适用的个性化税费政策,做到“服务找人”找得准、“政策落实”落得稳,确保税费优惠精准落袋;天峨县税务部门打造“老邵工作室”团队,用税收大数据“导航仪”,依据纳税人性质、业务范畴、税种差异精准“画像”,并以上门服务的方式,主动为小微经营主体推送税收优惠信息;巴马瑶族自治县税务局根据申报情况、营收状况、行业类别为县域内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成个性化标签,运用税收大数据精准“导航”,通过线上智慧提醒、线下现场宣传靶向推送、实时触达,实现税惠零时差感知、无障碍享用,助力小微企业稳立潮头。
银税扶持,助力个体经营站稳脚跟
受当前经济发展环境等因素影响,个体经营主体时常面临资金短缺、经营压力大等困难。河池市税务部门持续深化“银税互动”延伸服务,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推动服务创新、实施重点帮扶等措施帮助个体经营主体缓解融资难题。
某餐厅是一家主营家常快餐的个体户,因其制作的黑豆饭甜香软糯在县域内颇有好名声。随着生意越做越红火,日益增多的备货资金让负责人韦德海“捉襟见肘”。“因为生鲜食材需大量备货,我们资金吃紧,税务部门走访了解到餐厅的资金困境后,辅导我们利用‘银税互动’平台向农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50万的桂惠贷很快到账,有了这笔流动资金,我们采购也不用愁了。”该餐厅负责人韦德海高兴地表示。
为不断提升小微经营主体农特产品发展潜力,凤山县税务部门与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建立银税信息交互机制,切实扩大“银税互动”知晓度和受惠面,将涉税数据变成可为纳税人获取信用贷款的“通行证”,有效提高涉税数据的增值利用,帮助辖区农业示范基地缓解资金压力,实现生物育种、农机装备、数字技术等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拓宽农特产品销路。
小商户,大民生。河池市税务部门将持续聚焦商户急难愁盼,精准送政策、释红利、解难题,进一步激发“商圈经济”活力,助力个体工商户经营“红红火火”。(李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