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实现了24年分离之后国地税的再合并,这是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关键环节,值得一提的是,在税务系统家庭成员结构中,有的全家人都是税官,因此,还是国地税“分家”的时候,就出现“一家税干、两家干活”的现象。国地税合并后,一家人又都走到一起来。
国家税务总局针对国地税合并,提出了全体税务干部要做到“四合”即“事合、人合、力合、心合”,确保改革平稳落地。广大税务干部按照“四合”要求,深入领会精神,做好事、带好队。那些父子俩、夫妻俩或者兄弟俩都是税官的家庭,在“四合”过程中,就更加容易“合”在一起了,这里讲一讲巴马县税务局干部陈世敏和陈泽炜父子俩的“四合”故事。
陈世敏同志出生于1963年,1985中专毕业分配到税务局,1994年分国地税时候,他到原地税局工作,包括合并后至今30多年来一直在分局做税收管理工作。先后担任企业股股长、税务分局副局长等职,这些“官职”都是实实在在做事的职务,至今仍然在企业股任副股长,长期与企业负责人或者财务人员打交道,特别是“营改增”政策出台之后,每天无数次回答企业询问的有关税收政策知识,他积极调研企业情况,对巴马县范围的企业管户从成立之初、经营情况、经营管理水平等等可谓了如指掌,提供数据精准快速,所以,有同事给他一个雅号“敏副”,用其名与职务连为称呼,也是对他办事风格“敏于行”的褒扬吧。
当你走进巴马县税务局一楼大厅,看到一位英俊帅气、身材魁梧的小伙子,他就是陈泽炜,出生于1987年,父亲的潜移默化使他从小开始就对税收工作有一种特殊的认识和感知,在幼小的心灵里早就萌生当一名税务工作者的理想,于是大学毕业后,在选择就业时,毫不犹豫的填报税务部门,并于2012年通过公务员考试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光荣的税务工作者,到巴马县原国税局工作。从税务大厅前台岗位干起,现在是巴马县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分局长、共青团巴马县税务局支部书记,这些“官职”也离不开“实干”二字。于是乎,他们父子俩成为巴马税务系统里的“父子兵”之一,是税收工作的“好搭档”,在影影绰绰中成为“四合”的典范。
税务工作者承担起“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重任。“营改增”政策出台之后,由于业务上的需要,原国地税召开的相关协调会议,父子俩代表各自的单位参加会议,亲历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过程。税收关乎国家大事,家事再大,不如税收事大。回到家,他们免不了也要讨论有关的会议内容,既不代表官方,也不代表“国税”“地说”,可以说,是纯业务研讨,在家庭融合氛围的探讨中,也加深了对税收政策的理解。
“营改增”工作顺利实施,是深化税制和征管改革一个新时代的开启,税务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由于工作需要,在推进“营改增”过程中,他们父子俩所在的工作岗位经常有业务往来,有同事打趣道:“你们父子俩‘四合’了,税务局也就做到‘四合’了。”这种时候,他们也只是嫣然一笑,继续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
“我们父子俩能够作为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参与者而感到光荣和自豪”,陈泽炜由衷地说。
“家和万事兴”,在家,他们是顶梁柱,是父亲、是丈夫、是爷爷、是儿子。多重的家庭角色,也没有影响他们专注税收工作,笔者看了陈泽炜在巴马县举办的《我们的传家宝——家训家规家风文集》征文里撰写了一篇《诚实守信 勤俭节约》的文章,略见营造良好家风氛围之一斑。他们建家、爱家、护家、兴家,小家安定了,他们也更加安心在税务这个大家庭里合力显身手。
说到这里,也不用再赘述他们父子俩的“力合、心合”了,在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实现国地税再合并的关键之年,他们和全国广大税务工作者一样,凝心聚力,积极参加领学宣讲、党课辅导、交流讨论等,把“四合”学习讨论活动引向深入。在单位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与同事建立起对共同事业追求的认同,和其他党员干部的心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在努力营造“税务是一家”的浓厚氛围中,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增进了思想认同和文化融合。与大家营造共同谋事、成事的氛围。
他们父子俩的“老黄牛”精神,也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认可,陈世敏连续三年,获得优秀公务员等次,还当选为自治县政协委员,2020年记三等功一次。陈泽炜在2017年“营改增”试点工作中做出较大贡献,被市税务局嘉奖一次;2019年参加河池市总工会举办税收服务技能比赛活动中获得“四星级办税员”称号,2020年荣获自治县“优秀团干部”称号;2020年记三等功一次。父子俩同一年都获得记三等功,真可谓家中子承父业,税收后继有人。
实践证明,税务机构改革,是一项利民、利税、利企、利国的好方案,税务工作者勇于担当,精准操作,把事合、人合、力合、心合做得到位。纳税人的满意度上升了,干部职工的荣誉感增强了,同时也铸就税务干部队伍的铁军形象,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凝结税务干部的心血和汗水,他们默默无闻做好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青春。这里所讲述的陈世敏和陈泽炜父子俩的优秀表现,是我们税务系统许许多多“上阵父子兵”中的一个缩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深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要求,积极挖掘身边的正能量,涵养正气,崇德向善,共同为新阶段税收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