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他是一名税务局干部,头顶蓝色税徽,身着蓝色税务制服,28年躬耕服务一线;如今,他是一名驻村工作队员,每天穿着红色马甲,奔波在乡村的田间地头、各村户家中,察民情,解民愿。他舍小家顾大家,是百姓的知心人,屯山村振兴发展的优秀导航员。他就是合山市税务局派驻合山市北泗镇屯山村驻村工作队员——罗永铭。
罗永铭走访贫困户。
“罗队长,总是为我们忙前忙后,有他在,我们就有放心,有他在,我们有信心。”村民交口称赞。
让群众把穷日子变成好日子,把好日子变成小康日子是罗永铭最大的心愿,也是他扎根基层的动力。
扶贫的动力:来自组织及家庭的关心和支持
2019年4月的一个晚上,罗永铭正着手将已瘫痪半年的父亲从柳州接回合山护理。罗永铭的母亲早年去世,父亲出院后一直由在柳州的姐姐和妹妹护理。合山市组织部的一纸公文打乱了他的家庭计划:任合山市北泗镇屯山村驻村工作队员。
从事税收工作28年的他,第一次从税收工作转向扶贫工作,而且要求驻村,周末才能回家,这让他百感交集:压力、愧疚、动力一齐涌上心头。
压力——感到担子更重,责任更大了;
动力——领导和同志们的期望更高了;
愧疚——愧对父亲和姐姐、妹妹。
父亲知道后说:“儿呀,现在扶贫工作需要你,农村工作更需要你,就大胆去干,相信你会做得好的”。
妻子说:“照顾双方的老人有我,你放心去吧”!
姐妹说:“由我们照顾,你别担心了”。
在父亲、妻子、姐妹们的鼓励和支持下,罗永铭带着简单的行李,踏上了他的扶贫工作之路。
在屯山村驻村的日子里, 罗永铭没有白天和黑夜,没有上班和下班,没有周末和假日,天亮就是上班,睡觉就是下班,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就是他的真实工作写照。他按照“一人一策,因户施策”的脱贫工作思路,从产业、住房、就业、健康、教育等方面为贫困户量身定制帮扶措施,精准帮扶,精准施策,脚踏实地的用自己的双腿丈量着村里的每一寸土地。
驻村一年多来,罗永铭很少休假,也很少有时间去看望瘫痪在床的父亲,都是妻子周末和节假日去看望和照顾。本想利用春节假期和父亲聊聊驻村的经历及趣事,请教父亲当年下乡为人处事的经验,和姐姐谈谈照顾父亲的酸甜苦辣,问问妹妹作为教师支教的感受,兑现陪伴家人过春节的承诺……罗永铭都没有实现,却用自己的真心一一兑现着对群众的承诺。
战贫的决心:来自群众每一个最急盼的眼神
屯山村的贫困户主要靠种植水稻维持生计,产业单一,全村153户贫困户,如何带他们致富奔小康,是罗永铭心里时刻都想着的问题。
屯山村航拍
驻村期间,他一边遍访贫困户,在民情日记本里记录下群众的种养想法,一边上网上查询种植技术,并请教合山市农业农村局探索屯山村种植的经济作物发展项目。
罗永铭和农业局技术员在凌尔平的天冬地里
通过走访,罗永铭了解到,贫困户凌尔平通过远房亲人介绍种植中药植天冬,但是因为缺乏技术,在育苗、护理等方面管理不善,造成部分育苗枯死,每亩收成只有3000多斤,扣除人工、肥料等费用,不仅没有盈利,还亏本1万多元这些情况后,罗永铭便为其请来农业局技术员对凌尔平进行一对一的技术指导,从育苗、护理到收获各个环节,全程跟踪。并与凌尔平一起像守护自己的孩子一样“护航”着天冬这条“致富希望之路”。2019年10月,凌尔平种植的天冬药材喜获丰收,亩产达到了7000多斤,产量比第一年翻了一番,收入近20万元。为扩大天冬种植规模, 2020年1月,凌尔平的儿子通过租地、共同入股的方式在邻县迁江镇雅山村与当地朋友一起合作种植了35亩优质品种的天冬。丰收的喜悦,儿子的自主创业,都让凌尔平对罗永铭对他的帮助充满了感激之情。每次看到罗永铭,凌尔平都拿着天冬让罗永铭带回家炖鸡汤喝,罗永铭都婉拒了,他说这是他应该做的。
罗永铭与凌尔平交流天冬销路
为帮助更多的人通过天冬种植走上致富路,罗永铭同村干部、驻村产业指导员采取“集中宣传+重点突破”的方式对天冬的市场行情、种植管理技术、后期销售等进行宣传,使天冬药材种植逐渐发展成为屯山村产业帮扶项目。
罗永铭在田间了解天冬生长情况
在罗永铭和村干部耐心传、热心帮、精心带的“三心”服务下,凌尔平也参与到村委的联帮联带中,毫不保留的将自己种植天冬的经验传授给想种植天冬的农户。这样一户带一户,一屯带一屯,渐渐地,屯山村种植天冬药材产业逐显规模效应,现已带动屯山村及周边村屯20多户贫困户种植天冬,面积达200多亩,预计来年收入将达448万余元。
合作社到期物资返还,是罗永铭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以来最棘手的问题之一。一是合作社的生产、经营、资金运行的监管。二是到期应物资返方案。三是返方物资的品名、价格等都要做大量的深入调查。屯山村2016年入股荣兵、凌黄、山鑫3个合作社到期应作物资返还共有135户。为了使到期物资返还能如期、顺利地返还到贫困户的手上,2019年5月初,罗永铭每月深入各合作社调查了解其生产、经营、资金运行等情况,及时掌握了各合作社生产、经营等的动作规律,为制定合作社到期应物资返方案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通过发放物资返还征求意见表给贫困户、召开合作社座谈会等形式多次征求意见,屯山村2016年入股合作社到期物资返还方案于2019年6月率先在北泗镇出炉,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贫困户顺利得到了物资返还及分红,合作社到期物资返还工作走在全市的前列。物资返还及分红当天,贫困户个个眉开眼笑,连声称赞罗永铭:“又给大伙办了一件大好事!”
斗困的恒心:“白+黑”战“疫”又战贫
2020年春节,在新冠肺炎疫情步步升级,村委急需人手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情况下,罗永铭即放弃“小家”团圆,于1月28日傍晚,从柳州风尘仆仆赶回合山,还没来得及和妻子说明原因,便直奔北泗镇屯山村委,投入到抗击疫情一线。
白天,罗永铭同村干部一起在各出入路口设卡,奔波于屯山村各卡点,指导规范出入村人员、车辆管控、登记、测体温等工作,对重点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巡查各屯是否有群众聚集情况。晚上,他参与守卡守夜、统计、审核上报各种疫情报表,连续37天没有离开过屯山村。罗永铭“白+黑”坚守在战“疫”战场,为了给战“疫”战斗提供真实准确的基础资料。受罗永铭的影响,村里的联防联控工作队员、各屯小组长、党群先锋队员、党员志愿者纷纷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
疫情期间,屯山村共监控从湖北、武汉返乡人员11人,国外返乡2人,排查从区外返乡336人,无一人错漏,构筑起屯山村联防联控牢固堡垒。后盾单位为罗永铭送来大米、面条、鸡蛋等进行慰问。罗永铭等人的行为,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纷纷自发送上水果、粽子、泡面、矿泉水,以表感激。
罗永铭查看村民的危房
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同时,罗永铭还认真做好危房改造、以奖代补、易地搬迁等扶贫工作“责任田”。一边向想外出务工的贫困户推送招工信息、有针对性地介绍工作,一边推荐“线上”技能培训网站,足不出户就可接受技能培训,储备技能理论知识。通过开展“线上推送+线下防控”、“疫”线返岗服务,筑牢疫情防控,组织驻村队员和帮扶人以电话、微信的方式向帮扶对象宣传“以奖代补”等政策,鼓励农户发展生产。截至2020年8月30日,屯山村贫困人口外出务工267人,贫困户“以奖代补”金额达86.98万元,使贫困户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无论是在“脱贫攻坚”的路上,还是在“疫情防控”战场上,罗永铭始终坚守岗位,履职尽责,奋战在一线,用心用情铺出一条有温度的战贫战疫之路。如今,村民一提到罗永铭,总会先说上一句:“多亏了罗队长,我们村才有今天,跟着他,脱贫致富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