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柳州市税务部门通过深入落实绿色税制,创新税收服务方式,为地方经济绿色转型发展贡献“税动力”。

柳州新兴工业园(郑永忠 摄)

新能源汽车:市民出行的特色

        在柳州街头,新颖小巧的新能源汽车随处可见。据统计,柳州新能源汽车占全市汽车保有量的10.5%。2021年上半年,柳州全市新能源汽车充电量4700万千瓦时,折合标煤5776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69万吨。

柳州市税务局积极融入发展大局,通过贯彻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优化纳税服务、畅通办税渠道等多项举措,助力新能源汽车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柳州打造“电动汽车之都”,努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柳州市税务局主动与公安车辆管理部门合作,优化服务,为购车者提供“一站式”便利服务,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升级。“刚买完车,店里就直接帮忙申报车购税和上牌,2个多小时后我就把车开走了,还能享受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刚刚购买完一台新能源汽车的李女士,体验了购车“一站式”服务的方便和快捷。

柳州市税务局车辆购置税征收管理分局的负责人介绍:“车购税是按照总车价不含增值税的10%进行征收。一台10万元的新能源车,免缴车购税后可为车主节约1万元。”2021年1-8月,柳州市共有16225台新能源汽车享受免税优惠8774.31万元。

绿色税制: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为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减少污染物排放,近年来,柳州市税务局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积极倡导循环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升级,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为进一步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柳州市阳和区税务局主动加强部门合作,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密切联系,建立工作协同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工作,另一方面抽调业务骨干组建环保税工作小组,结合减税降费政策,开展对环保税相关政策全方位宣传培训,通过办税大厅电子显示屏宣传、下户清查了解辖区内企业排污费缴纳项目、计缴方法、缴费金额等,实地核实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实时跟进“绿色税收”分析,跟踪绿色税制运行状况,进一步发挥好保生态、促转型的税收职能作用,助力柳州“山清水秀地干净”。2020年,阳和工业新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1%,在市区空气质量测量站点中居于首位。

        在广西糖业集团柳兴制糖有限公司,几根高高的烟囱正冒着淡淡的烟雾,错落的厂房,绿油油的植物,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十分干净。这一切,都源于他们大力推进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先后引进了5#炉静电除尘系统、烟气在线监测系统、脱硫塔等多项环保监测设备,共计投资376.25万元。近年还新增环保锅炉烟气治理设施改造工程,项目总投资859.19万元。

        “通过柳江税务部门的辅导,我们意识到多排多交,少排少交。我们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改造,现在每年都可以享受到环保税减免,在缓解了资金压力的同时,也尽了环境保护的义务。”该公司总经理介绍道。

减税降费:城市建设的亮色

        柳州市税务局在持续落实推进环保税工作的同时,也积极在清洁能源、生态治理、城市环境管理、城市更新改造等领域贡献税务力量。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污水处理、风力发电……越来越多的绿色产业项目享受到了税收优惠政策。

        “新政策、新法规出台后,税务部门总是第一时间为我们解读政策、给我们开展培训辅导。”广西远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财务王小姐说,该公司从事生物质热能生产及销售等项目,能够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即征即退征收优惠,仅2021年7月在资源综合利用上就享受到即征即退税额约3万元。

        清洁能源、垃圾处理、环境改造项目建设投资大,在国家出台的关于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增值税即征即退及西部大开发等优惠政策的扶持下,近年来新能源行业迅速发展,仅柳州市新能源在册企业就达40余家。

        柳州市税务局主要负责人表示,税务部门将持续围绕碳达峰、碳中和要求,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深入落实绿色税制,助力地方经济社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黄晓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