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一个清瘦的身影已经奔走在盘山小路上。他今天的主要任务是给贫困户的住房多维度取照鉴定并录入手机APP。

他叫陆以转,今年55岁,是国家税务总局隆安县税务局的一名干部。2016年8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退伍军人,他接受单位委派,前往广西南宁市隆安县南圩镇銮正村担任扶贫专干。驻村四年,现在的他已然成为了半个“銮正人”。

不忘初心扎基层

贫困、闭塞,是銮正村留给陆以转的第一印象。隆安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銮正村是该县的极度贫困村。它地处大石山区,山高坡陡,土地贫瘠,又经常干旱缺水,长期“靠天吃饭”。2015年底,銮正村有3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人口1208人,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51.19%。

作为老兵,1987年退伍回乡之后,陆以转一直希望再到最基层的地方去发光发热。能够加入脱贫攻坚战,他感到有些兴奋:“昔日我是部队的标兵,如今到了扶贫战场,我要当好排头兵。”

到村工作后,他给自己立下了“军令状”:要尽最大的努力,让銮正村如期实现脱贫摘帽。他首先定下任务,用一个星期的时间熟悉全村的基本情况,用三个月时间走完村里的每户人家。就这样,他发扬退伍不褪色的优良传统,把根扎在了銮正村,在村里的角角落落留下了忙碌的身影。

陆以转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就为了赶在村民出门干活前入户走访,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不到一个月,驻村日记里密密麻麻记满了贫困户家里的情况。在跟村民谈心的过程中,陆以转一边讲解惠农政策、探讨致富门路,一边帮助村民解决生产生活难题。他把部队团结互助、脚踏实地的优良传统带到村里,急乡亲所急,逐渐赢得了大家的信任,成为村民的“贴心人”。

四年来,他陆续帮助村民解决了很多经济、土地、宅基地等纠纷,动员了5名厌学、辍学学生返校上课。

尽心竭力解民困

一天,天下着大雨,陆以转到銮正村上礼屯进行日常巡查。此时外面下大雨,贫困户韦德快的家里面“下小雨”,屋里到处都是接漏雨的盆和桶。原来,他的房子早就存在安全隐患,但由于传统观念和经济原因,迟迟不愿意进行危房改造。陆以转立即将情况反映给村主任和包村领导,经过帮扶责任人等多方沟通动员,韦德快终于同意申请危房改造。拆除旧房当天,在陆以转的带领下,隆安县税务局多名党员干部来到韦德快家中,协助进行危房拆除,为其节省了人工费。2017年底,韦德快顺利搬进了新房,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缺水一直是困扰銮正村的难题,尽快解决饮水问题,成为当地群众的强烈诉求。驻村以来,在第一书记的带领下,陆以转和村干部们一边积极向上反映情况,争取修建蓄水池的资金,一边联合村里有经验的年轻人加快寻找水源点。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次勘察,终于在山上找到了合适的水源点。2020年初,銮正村第二个蓄水池启动建设。为了确保工程质量,陆以转和村干部们不分昼夜,时时跟进监督项目的进展。开工不久,就遇了新冠肺炎疫情,为了村民的健康安全和项目的如期完成,陆以转大年初三就返岗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和村干部们组织轮流值守、开展消毒测温,做好返乡人员隔离管理,将疫情防控信息和要求送到每家每户,待疫情转好之时,又一心扎回蓄水池建设项目中。

驻村之后,由于工作繁忙,陆以转很少回家。面对妻子的抱怨,陆以转多次耐心开导:自己农村工作经验比别的同志丰富,作为老党员和退伍老兵,多付出一些又有什么呢?如今,銮正村200立方米的蓄水池已正式启用,当妻子听说两千多名村民已经喝上放心水的消息时,终于理解了丈夫的苦心。

因地制宜谋发展

要脱贫,先修路,基础设施建设不起来,一切都是空谈。陆以转和同事们积极向上级反映情况,详细汇报脱贫计划,陆续争取到了财政资金支持,再加上后盾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力量,四年里,村里新增了3处产业基地,开通了8条村屯路和11条产业路,72盏太阳能路灯亮起来了,人饮项目和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起来了,村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高。

在解决基础设施难题的同时,最让陆以转和同事们挂心的,还是如何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变“输血”为“造血”。

结合地理环境及养殖传统,村里利用本地丰富的山头资源,因地制宜发展育肥牛产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引进龙头企业打造桂西牛生态养殖基地,建起四个育肥牛养殖基地,带动全村380户农民从事育肥牛养殖,每年收益180万元以上。同时,銮正村都正屯还建设了年出栏2000头的肉猪养殖基地,为解决销路问题,陆以转和同事们多方奔走联系,到南宁市各单位和小区为贫困户销售肉猪,让养殖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

在养殖产业发展红红火火的同时,村里又发动致富带头人开设了木薯收购点,引导群众利用山地大规模种植木薯,2019年全村实现木薯产值90余万元。通过鼓励村民进行土地流转,引进公司承租土地大规模种植中草药,农户实现了地租、务工双收入。现在,銮正村每个自然屯都形成了产业基地格局,2019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24.75万元。

銮正村在2018年顺利实现整村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由51.19%降至0.7%。銮正村从一个极度贫困村成长为隆安县集体经济示范村,先后荣获隆安县脱贫攻坚工作先进集体、南宁市四星级村党组织、自治区卫生村、自治区五星级党组织等荣誉。

2020年初驻村任期将满之际,当听说陆以转可能离开銮正村的消息,村民们纷纷上门强烈要求他留下来,村支书、主任覃小松等村委也表达了不舍之情。最终,陆以转选择和大家继续一起战斗,直到脱贫攻坚战走向最后的胜利。

用“心”驻村,用“爱”扶贫。如今,脱贫攻坚进入“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时期,陆以转说:“在战斗的路上,我永不止步。”(马少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