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税务局聚焦纳税人缴费人堵点、难点问题,创新推出“不动产登记+税务”微改革项目。图为税务干部正在辅导纳税人进行“掌上办”。
日前,横州市税务局“茉莉花党员工作室”青年党员干部深入茉莉花田了解茉莉花的种植采摘情况,并向花农讲解涉农税费优惠政策。
今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南宁市税务局按照国家税务总局部署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税务局要求,紧盯纳税人缴费人身边的急事、难事、要事,立足税收职能,厚植为民情怀,创新推出了一批优服务、提效能、惠民生的举措,切实为纳税人缴费人纾困解难,在办好纳税人缴费人身边的“关键小事”方面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安置购房涉税事项网上智能办
近年来,南宁市加速推进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步伐,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民生工程等征拆项目涉及众多安置人口拆迁补偿工作。国家针对拆迁补偿安置出台了相关税惠政策,但线下人工办理流程复杂成为困扰群众和基层税务人员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之一。据悉,今年南宁市涉及拆迁补偿业务的安置人口多达15万人,群众对这类业务“网办、智办、快办”的诉求十分迫切。为此,南宁市税务局积极与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局、各县区房屋征收补偿和征地拆迁中心等部门沟通协作,充分发挥数据资源共享优势,按项目获取拆迁补偿、安置房源及交易事项等涉税信息,从而使电子税务局房产交易模块70%的数据自动生成契税优惠、合同缴税信息等,大大简化了安置购房涉税事项办理流程。“打开电子税务局的房产交易模块,选择对应的拆迁补偿安置信息,系统就会自动带出可以享受的税收优惠,不到5分钟就可以办理完成,真是太方便了。”南宁市西乡塘区陈东村的陈女士顺利完成了契税申报、税款缴纳和完税信息查询全程在线办理,充分感受到新功能的便捷。今年,南宁市税务部门在买卖等日常市场交易类型实现线上办的基础上,将原来线下办理的离婚析产、继承、法拍等特殊业务纳入智能掌上办服务体系。目前,南宁市在全自治区率先实现所有不动产登记涉税业务项目全流程网上办理。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南宁市累计办理不动产登记涉税业务16.8万笔,其中“互联网+”登记办理15.8万笔,网上办结率高达94%。
“手机扫码缴社保”便民惠民
社保征缴工作一头连着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一头连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今年以来,南宁市税务部门为解决缴费办理耗时长、取票“多跑腿”、手机不能支付等难题,试点推出自然人社保费“便捷申报扫码缴纳”新系统。
走进南宁市西乡塘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的梁阿姨,在“亲情陪办员”的辅导下,轻松办理了社保缴费业务。“税务人员辅导我在自助终端上办理,缴费的时候直接用手机扫码支付,很快就完成了,比以前还要带银行卡来刷卡方便多了。”梁阿姨表示。南宁市西乡塘区税务局作为广西首批试点单位,已成功通过“便捷申报扫码缴纳”系统办理了200多笔缴费业务。人工窗口办理自然人缴费业务的单笔办理时长从4分钟缩短至1分钟,提速75%;自助终端和PC端可以分流人工窗口约30%的业务量,预计每年可以减少2500多人二次回流办税服务厅取票。此举得到了缴费人的一致好评和点赞。
“三师”工作站化解“急难愁盼”
“之前我多次跟有关部门反映过社保费问题,是税务部门的‘三师’工作站最终帮我解决了难题。”在宾阳县“三师”工作站公职律师谭越的帮助下,经与县医保部门和黄女士所在单位多方沟通协调后,黄女士成功让所在单位帮其缴清了2014年—2017年期间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切实维护了自身合法权益。黄女士提到的“三师”工作站,是南宁市税务部门今年着力为青年干部打造的“三个平台”之一,用于学习、实践和创先争优。“三师”工作站由注册会计师、税务师、公职律师组成,成员来自税源管理、社保非税、税收风险管理及纳税服务等一线岗位,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主动深入企业、融入基层、服务地方。据了解,在“三师”工作站试点单位宾阳县税务局,工作站成员韦骅洲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撰写了《关于税收视角下2023年“宾阳炮龙节”促进经济发展效应分析及建议》,获得了宾阳县委县政府的认可。工作站成员覃立达代表税务部门常态化驻点参与宾阳县招商引资工作,对130份次招商引资协议进行了税务审查,并提出专业性意见建议。该局成立了以“三师”成员为主导的重大项目服务团队,围绕重大项目建设周期建立长效联系机制,适时对企业开展重点涉税事项提醒和辅导。如今,“三师”工作站已成为青年干部重要的实践场所,推动干部真正学有所践、践有所得。
“数字茉莉”平台助涉农产业发展
一朵茉莉花的能量有多大?横州市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全球60%、全国80%的茉莉花都来自“中国茉莉之乡”“世界茉莉花都”横州市。这朵小花不仅关系到横州市的经济发展,更关系到广大花农的民生大计。“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茉莉花茶企业普遍存在对税收政策不熟悉、进项税抵扣难、行业数据基础薄弱三大困境。”在深入与花农、茉莉花茶企业问需问计之后,横州市税务局局长陈泽锋表示。横州市税务局收集了茉莉花茶相关税收数据,并构建了数据分析模型。该局实施茉莉花茶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实现了从“凭票抵扣”到“核定扣除”的转变,消除了纳税人无票抵扣的顾虑以及虚开收购发票的风险。为解决茉莉花茶行业基础数据薄弱的问题,该局还开发了行业核定扣除税收管理监控系统,被横州市政府纳入“数字茉莉”平台,推动了“税收+产业+数据+金融”体系的良性互动,实现了对茉莉花茶企业的精准监管,从而形成了政府主导、税务主责的“以数治税”精诚共治的新发展格局。近日,横州市“数字茉莉”全产业链服务平台项目在广西第一届“兴桂杯”数字乡村创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一朵花”带动的产业已经从一个抽象的概念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生动实例。广西顺来茶业有限公司继承于横州百年老字号“周顺来”,从一家仅有2名员工的小茶厂发展成为集花茶种植、加工、销售、生态旅游等产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我们不断延伸茉莉花产业链,以产业发展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该公司负责人黄女士表示,“今年以来,公司已累计享受各项税费优惠124.96万元。政策红利使得我们的流动资金更加充足,发展动力更加强劲。”如今,横州市以村集体经济形式发展茉莉花产业近30个村,涉及农户近4500户,村集体经济收入总额近300万元。同时,该市还打造了以茉莉花为基础的“1+9”产业集群,包括旅游、康养等领域,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目前,茉莉花(茶)产业的综合品牌价值已达218亿元,位居广西农产品品牌价值之首。
“减税费+税银贷”为企纾困解难
“叮!”广西南宝特电气制造有限公司在征纳互动平台收到了一笔600多万元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优惠红利账单。今年以来,南宁市税务局打造“税费优惠政策落实+”品牌,并推出了“漏斗式”分级服务机制。其中,“首层”为导税咨询台,主要负责引导简单业务;“中层”为税费优惠政策落实专岗,负责受理线上无法办理事项;“末层”为“急难愁盼”化解室,提供“一站式”服务,解决政策落实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这一机制推动了税费优惠政策的快速落实,实现了纳税人享惠体验感和红利获得感的“双升”,以及税费负担和办税成本的“双减”。为进一步丰富“税务+”服务内核,南宁市税务部门精准发力做好“税务减+银行加”文章,帮助企业既“减税”又“增贷”。“有了‘税银互动’的大力支持,我们获得了980万元的贷款。”广西品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付敏在税务部门实地走访时介绍,“我们今年还获得了各项税费减免32.75万元。得益于这些‘真金白银’的快速落袋,我们计划扩大生产线的资金不用愁了。”据悉,南宁市税务部门持续深化“税银互动”合作,联合24家金融机构推出了“留抵退税贷”“缴费信用贷”等“税银互动”新产品。截至今年9月,南宁市“税银互动”累计放款金额513.76亿元,惠及3.44万户纳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