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南宁8月18日讯(通讯员 张燕萍 梁诗雨)2016年,南宁市主动对接、成功“牵手”北京中关村,揭牌运营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此后,南宁市推动基地持续拓展内涵和外延,已由“一基地”发展为“一基地、一园区、一中心、一飞地”。
南宁·中关村的发展历程是南宁市科技创新的缩影。多年来,国家税务总局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局以高效的纳税服务、有力的税惠政策,助力园区企业向“新”而行。
税惠助企智变
“我们始终坚持走智慧惠农创新发展之路。”捷佳润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覃绣苗说。据悉,捷佳润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农艺技术研发、集成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其研发的智慧农业管理系统被广大农场主戏称为“种田神器”。
“技术创新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国家推出的组合式税费优惠支持政策,极大地推动了企业的创新发展。” 覃绣苗很是感慨。据她介绍,2022年捷佳润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推出研发项目5个,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总额高达770万元,减税约110万元。
广西格灵根软件开发有限公司也同样深刻感受到,创新发展离不开税收优惠政策的“添砖加瓦”。广西格灵根软件开发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张燕玲女士算了一笔“减税账”,2018—2022年累计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优惠800多万元。“公司负担减轻,更加注重自主研发,获得新增知识产权20余项,积极助力‘中国制造’升级‘中国智造’。”张燕玲女士说。
服务便企提效
“产业园落地运营以来,企业发展的同时税费服务也在不断升级。”南宁中关村信息谷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梁雁说,“园区企业在不断增长,累计聚集创新主体885个,涉税业务也在不断增加。微税厅的设立,让企业能够便捷办理发票类、证明类的涉税业务,真正实现就近办、即时办。”
据了解,南宁市税务部门首个离厅式全业务微税厅入驻南宁·中关村,为园区和附近企业提供便利化、全功能办税服务渠道,打造了“5分钟办税服务圈”。
除此之外,南宁高新区税务部门聚焦初创企业面临的涉税知识薄弱、涉税风险防范不足的难点痛点,入驻南宁·中关村科技型初创企业孵化器成立“春雨润苗”工作室,以育苗师为纽带联结税商企,为创客提供“三个帮一帮”服务,帮助初创企业扶上马、走一程。
“您好,我们公司属于软件开发公司,但目前还未进行科技部门的入库编号登记工作,请问是否能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广西金中软件集团有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黄晓婷女士通过“桂税e点通-征纳互动平台”向税务人员提问。
了解到部分企业因自行判别不准导致不敢享的问题后,南宁高新区税务部门于中关村开展内组织开展“民呼我为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专项辅导活动”“优化税费服务 助企创新发展”等系列活动,由税务骨干现场“问诊把脉”“送政策上门”,帮助园区企业答疑解难。
据介绍,南宁高新区税务部门聚焦园区创新主体研发项目判别不准、税费优惠不敢享的问题推出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红绿灯”项目,将企业享受加计扣除的研发活动按照相关政策和标准分成“红灯”“绿灯”“黄灯”三项进行项目服务。还联合南宁市科技服务行业协会、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代表建立“产业园区+税务专员+企业协会”三方协作机制,签署《支持服务中小企业发展联合倡议书》,以更加优质的税费服务让更多的创客在南宁·中关村找到“家园感”。
下一步,南宁高新区税务部门将不断提升服务效能,落实落细税费优惠政策,厚植创新发展土壤,为把中关村打造成企业人才聚集、科技成果转化的高质量平台贡献税务力量。
【 编辑:柳思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