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宾阳县税务局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维护民族团结稳定的重要抓手,结合“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以税收优惠和贴心服务献力献智,为民族特色产业创新发展美好图景、建设共同富裕幸福家园增添一抹“税务蓝”。

团结情共助乡村兴

宾阳县是广西最大优质稻产区,厚重悠久的稻作文化孕育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古辣香米”。走进广西南宁市宾阳县聚丰米业有限公司大米加工车间,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上色泽油润的大米顺着精米加工设备的滑槽倾斜而下,一袋袋优质的品牌古辣香米即将装车销往全国各地。

古辣香米这块“金字招牌”给当地企业和各族群众带来了创业就业的好机会。“2023年以来我们累计享受税费减免58.2万元,主要用于提升大米自动化加工水平,同时加大与育苗大厂、种田大户的合作力度,借助香米力量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致富。”聚丰米业负责人许冠兰说道。

为扶持少数民族居住的乡镇发展民族特色产业,宾阳县税务局积极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各管理分局以“枫桥经验+民族团结”向当地农业企业梳理讲解农产品收购发票风险点;组建“党员春风服务队”不定期为210户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涉税事项专项辅导培训,并通过税企微信群实时答疑,实时辅导。

积极跑好乡村振兴“接力赛”,该局104名帮扶责任人入村入户,用方言家常话解读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有关税收政策,促进当地企业吸纳困难人群就业;瑶族小伙卢南滨通过“第一书记带货”“研学+旅游”、后盾单位支撑等多种形式,为帮扶村争取到370万余元用于乡村建设和集体经济发展。

科技新共绘繁荣景

茧丝绸行业是我国历史悠久,代表着民族文化精髓的产业。眼下正值首批蚕茧上市,作为当地茧丝贸易龙头企业的宾阳县茧丝工贸有限责任公司,8条自动缫丝生产线加足马力满荷运转,企业通过自主研发高效节能微波烘茧、生丝丝条自动加捻等发明专利,实现了桑蚕产业全过程机械化生产。

“我们技术创新的背后有税收优惠政策的加持。去年,我们共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487.4万元,不仅为我们升级丝绸织造车间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持,更坚定了我们持续技术创新的信心。”企业负责人黄女士欣慰道。

而在宾阳这片传统与创新融合发展的热土上,黎湛铁路文化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加速推进赋能添翼。该局通过建立“税务管家”服务机制,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沿线企业量身定制“一企一策”,2023年以来精准帮助广西三维铁路轨道制造有限公司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093.29万元,让轨枕制造企业“向海图强”的底气更充足。

民族团结,籽籽同心。下一步,宾阳县税务局将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主动融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税费红利和便民举措做实壮大民族特色产业,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贡献税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