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西—东盟经开区食品加工产业产值占比逐年攀升。在广西税务局的统一部署下,南宁市税务部门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围绕食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提供专业化、高效化、定制化税费服务,为企业转型升级蓄势赋能,不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政策滴灌,助力食品企业技改升级
为了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效益,广西某啤酒有限公司今年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加强对溶解氧的在线监控,在提高啤酒过滤效率及质量稳定性的项目研究上实现了成果转化,酒液过滤量比以前翻了一倍,产品工艺指标也有所上升。
“前三季度,我们公司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上享受税费减免90.4万元,正好用来填补今年一系列的技改项目费用支出。”公司财务主管说,“技改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为企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
为助力传统食品企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南宁市税务部门对税收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智能分析,主动甄别符合税费优惠政策适用条件的企业,提供定制辅导、税惠提醒等个性化服务,助力项目发展动能充分释放。
税惠延伸,助力配套链条无缝衔接
广西—东盟经开区依托良好的地缘优势及产业背景,吸引了一大批优质配套企业进驻,食品轻工产业集群效应十分凸显。
作为食品配套产业链的一环,南宁某实业有限公司坚持废物资源化利用,构建“废旧玻璃—玻璃制品”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资源的“吃干榨净”和近“零”排放。
税务部门在了解企业的技改需求后,派出业务骨干团队走访公司,具体分析企业经营情况,为其讲解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招用退役士兵等税收优惠政策,并开展面对面答疑和手把手辅导申报操作。
“今年公司销售额达到3144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在税务部门的辅导下,今年以来我们享受了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共减免税费将近1100万元,为下一步产品和技术研发提供了坚实的经济支持。”公司财务负责人高兴地说道。
服务前移,助力新办企业落地生根
为助力南宁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广西—东盟经开区依托现有食品加工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吸引泰国等东盟国家产业、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向园区集聚。
为服务好某饮料广西东盟经开区生产基地项目落地,南宁市税务部门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派出“三师”人才以及税宣骨干组成出口企业服务团队,到公司临时办事处开展“一对一”上门服务,为企业项目涉及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等相关政策进行宣传辅导,对相关涉税事项办理流程进行前期辅导,为其全面排查涉税风险,帮助项目落得快、落得稳。
公司项目负责人感激地表示,项目建设还在前期准备阶段,就得到税务等各部门的大力支持,让我们提前对本地税收政策有所了解,为公司后期的运行打下重要基础。
当前是抢抓发展机遇、再塑发展新优势的窗口期,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下一步,南宁税务部门将紧跟全市重点产业布局,持续聚焦税收主责主业,主动深入调研企业,持续优化办税流程和营商环境,助力地方提高精准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