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西钦州市税务部门以纳税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通过创新服务机制、强化信用激励、深化“银税互动”等举措,持续释放纳税信用红利,助力企业将“无形信用”转化为“有形资产”,为广大经营主体稳步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优质信用成就企业发展“金名片”
为发挥纳税信用评价的正向激励作用,钦州市税务部门为信用优质企业开辟绿色服务通道,在发票管理、纳税申报、出口退税办理等多方面提供便捷服务,提升企业办税效率。同时,税务部门联合金融机构持续深化“银税互动”机制,推出“纳税e贷”“信易贷”等产品,为信用优质企业提供低息信用贷款,惠及制造业、农业、科技等多个领域。
浦北漓源饲料有限公司是一家A级纳税人企业,由于企业订单较多,发票需求量大,每个月都要领取几百份发票,往返办税大厅成了财务负责人刘云云的工作日常。数电发票上线后,税务部门根据企业纳税信用等级信息核定发票额度,让企业办税领票更加方便。
“现在不仅不用再领纸质发票,授信的开票额度也能满足公司业务需要,良好的纳税信用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刘云云说。
对于良好的纳税信用带来的“真金白银”,经营主体的感受最为真切具体。凭借A级纳税信用,华桂运动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纳税e贷”获300万元低息贷款,为企业研发注入了资金活水。浦北县美玉瓷业有限公司通过“银税贷”获190万元贷款,用于扩建烧炉窑生产线以提升产能。灵山县阳隆商贸有限公司获批银税贷款60万元,有效解决了资金紧缺的问题。
灵山县阳隆商贸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陈丹感慨:“诚信纳税是企业应尽义务,也是融资‘敲门砖’,我们更加意识到诚信纳税的含金量。”
据统计,2024年钦州市通过“银税互动”累计放款金额超100亿元,惠及5683户纳税人。
信用修复为企业赢得更多“信任票”
对于存在信用风险的企业,钦州市税务部门坚持“服务+监管”并重,通过专项辅导帮助企业整改问题、修复信用,实现从“被动遵从”向“主动规范”转变。
钦州市煜纯木业有限公司是一家新办木材加工企业,曾因发票误填、申报疏漏触发系统预警。为推动企业规范经营、健康发展,税务部门依托大数据分析精准识别风险,启动“行业专项辅导”机制,指导企业及时补缴税款并规范财务流程。该企业负责人胡纯利说:“整改后,我们完善了内控制度,管理更加规范,跟客户合作起来更加顺畅。”
同样因此受益的还有钦州习诚财税咨询有限公司。据介绍,该公司根据税务部门制定的个性化“提分攻略”,逐项对照整改问题,积极修复信用等级,公司信用积分从原来的不足400分跃升至如今的426.21分,达到了最高TSC5级标准,如今不仅可以享受批量申报、发票额度优先调整等便利服务,还为公司赢得了更多客户投来的“信任票”。(卓庆高、黄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