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点
6月13日,钦州市政协经济委、中国人民银行钦州市分行、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税务局、中马钦州产业园区财政金融局、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产业服务中心联合举行“金税联动稳外贸,创新服务促发展”主题活动暨出口退税收益权质押贷款业务授信仪式,中国建设银行钦州分行、桂林银行钦州分行作为签约机构,分别与两家出口贸易企业签订融资授信协议,发放全区首笔出口退税收益权质押贷款。“出口退税收益权质押贷”金融服务创新模式是广西在出口退税融资领域的一项创新性突破,以“纳税信用+出口退税收益权质押+账户托管+银行放贷”为核心机制,盘活外贸企业未来可预期的退税款作为融资增信,有效补充企业流动资金,降低融资门槛与风险,开创了“以税促融、以融助企、政银税共赢”的外贸金融服务新路径。
破局者说
“多亏了这笔出口退税收益权质押贷款,货物才能按时到达港口。”广西中辰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耿锐云拍了拍仓库内刚到不久的锌制半成品原料,满脸欣喜地向回访的税务部门、中国建设银行工作人员说。
广西中辰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位于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是一家从事大宗商品原材料、机械设备进出口贸易的小微企业。今年6月,该公司通过园区推出的“出口退税收益权质押贷”,从中国建设银行获得贷款180万元,缓解了资金紧张的难题。
税务部门、银行工作人员回访广西中辰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了解经营情况
近年来,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吸引了大量外贸企业落户发展。因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资金紧缺、融资困难成为制约外贸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堵点。
“我们公司属于轻资产企业,很难提供传统融资模式所需的固定资产抵押,融资比较困难。如果选择第三方担保,会大幅提高融资成本。”耿锐云说。
敏锐捕捉到外贸企业融资难点后,园区税务、财政部门以及金融机构联合展开调研。“我们发现不少企业存在‘流动资金紧张、担保难寻、经营风险高’的问题,普遍面临‘重订单、轻资产’导致的融资困境。”中马钦州产业园区财政金融局协理局长文元昊说。
为解决这一难题,在钦州市政协的协调下,该局进一步联合税务部门、金融机构深入研究,今年6月在“银税贷”基础上推出具有普适、灵活、高效、便利特点的“出口退税收益权质押贷”。
“这个模式打通了银行与税务、财政等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多部门业务协同与数据高质量运用,最快可实现当天放款。”中国建设银行钦州分行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陆国森介绍,企业无需提供土地、房产等实物抵押和第三方担保,只要未来存在出口退税款项即可申请,还可以享受低利率的普惠贷款,能有效缓解企业经营压力。
“出口退税收益权质押贷以企业未来一年预期出口退税款作为主要还款来源和质押标的物,突破了对传统固定资产抵押的依赖,同时参照历史退税记录核定授信额度,将企业退税数据直接转化为融资资本,是对原有银税互动产品的有力补充。”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税务局副局长陈海燕说,与传统“银税贷”产品主要依赖企业历史纳税数据不同,出口退税收益权质押贷以未来出口退税额为核心依据,通过确定可预期的出口退税数据,让企业获得与自身经营实力匹配的信贷支持,既精准盘活了未来收益,又有效缓解了当下的资金压力。
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当前,中国建设银行钦州分行、桂林银行钦州分行已发放出口退税收益权质押贷280万元。
“我们正探索更多金融机构加入进来的可能性,扩大出口退税收益权质押贷的应用范围。”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税务局主要负责人表示,税务部门将积极协同财政、金融机构,在筑牢合规底线、强化信息赋能的前提下,推动金融创新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助力诚信守法企业轻装前行。
价值眼
广西壮族自治区税务局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表示,出口退税收益权质押贷深度运用纳税信用评价成果,为纳税信用等级良好的外贸企业提供权益转化的快速途径,有效提升了纳税信用的含金量与激励效应;此模式通过数据共享、信用赋能,盘活了政策红利,打通了企业融资堵点;深化运用银税互动机制,引导企业“合规经营、诚信纳税”,可有效提升税法遵从度,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北部湾大学副校长、北部湾大学钦州发展研究院院长、高级工程师闫松银认为,出口退税收益权质押贷是一种外贸融资领域的创新性金融产品,有助于企业提前盘活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明确的政策法规支持下,具备向全国外贸枢纽港口及外向型产业园区复制推广的条件。该模式深化了政、银、税、企四方联动,推动数据共享与信用互认,拓展了服务实体经济的合作深度与广度,形成了“企业获资金、银行拓业务、政府稳外贸”的多赢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