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税务总局网站2024年以来发布的40起典型税案看,增值税发票管理、出口退税以及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以下简称个税汇算)方面的税务合规问题相对比较集中。对此,有关专家建议企业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不要认为这些案例都是“别人的事”,和自己没有关系。在内部的税务管理中,建议企业将监管部门发布的涉税典型案例作为一面“镜子”,时常检视自身税务管理的短板,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

管好“一张票”

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40起典型案例中,有28起企业涉税案例。其中,虚开增值税发票的案例数量占比近50%,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增值税发票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

“发票的合规管理,是企业合规经营的直接体现,也考验着企业最基础的税务合规能力。”北京天职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湖南分所高级税务经理朱柯宇提醒,为防止接受虚开增值税发票,企业需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涉及发票开具、接收、审核、保管等环节,做到岗位职责明确、相互监督。企业还需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或岗位,定期对企业财务账目和发票使用情况进行审计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潜在的发票管理问题,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朱柯宇告诉记者,当前,我国虚开增值税发票风险较高的行业分布在贸易、建筑、服务等行业。这些行业企业应该基于行业个性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贸易企业为例,该行业的突出特点是交易频繁且发票开具量大。在采购环节,贸易企业应严格审查供应商的资质和信誉,要求供应商提供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经营许可证等相关证件,确保供应商真实存在且合法经营,同时,加强对采购合同的管理,明确发票开具的相关条款,如发票类型、税率、开具时间等。在销售环节,企业应确保销售业务的真实性,根据实际销售情况如实开具发票,不得虚增销售数量或金额。对于一些特殊业务,如委托代销、分期收款销售等,要按照税法规定正确开具发票。

算准“退税款”

在国家税务总局网站发布的典型案例中,涉及多家企业骗取出口退税的案例,骗税金额较大。例如,泉州市税务部门依法查处的两户出口企业,共骗取出口退税4126.14万元。

对此,振博税务师事务所合伙人王书莲表示,根据现行法律法规,企业骗取出口退税的行为,很可能被税务机关追缴骗取的退税款并被处罚款。构成犯罪的,还可能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企业在适用出口退税政策时,可以从两个方面防控涉税风险。一方面,要建立内部管理制度,设立专门的财税团队,加强对出口退税流程的监督和管理,定期开展税务合规培训,提高财务人员对出口退税政策的理解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另一方面,保持与税务机关的良好沟通,就业务疑点事项及时咨询税务机关,主动配合税务机关的检查和调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违规行为,避免因疏忽导致的法律风险。

对于出口外贸型企业而言,还应强化供应商和客户管理,严格审核供应商和客户的资质,确保出口货物的报关单、发票、合同等单证的真实性和一致性。如有条件,应尽可能建立合作方信用评估体系,定期进行背景调查,避免因合作方的违规行为影响自身出口退税。“总而言之,符合退税条件的企业,一定要算准退税款金额。通过违规手段获取的退税款,都存在风险。”王书莲说。

合规“办汇算”

3月1日起,2024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开始办理。合规进行个税汇算,是每个自然人纳税人应尽的义务。

近期,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第57号,以下简称《办法》),同时配发《办法》解读、《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提示案例》以及《2024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问答》,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自然人纳税人在办理2024年度个税汇算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及合规要点。自然人纳税人如还有疑问,可拨打12366纳税缴费服务热线咨询。

钦州习诚财税咨询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梁少婷建议纳税人,在办理个税汇算前,自然人纳税人要仔细核查一些风险点,比如在个税App“收入纳税明细”中检查收入是否正确,是否有未扣缴申报的收入;特别是有多处兼职收入的自然人纳税人,需要仔细梳理收入,不能心存侥幸或者疏忽造成隐瞒收入。同时,纳税人还要检查是否准确、真实地填报专项附加扣除信息,不能为了多扣而虚构扣除项目,例如伪造住房贷款利息扣除、虚构赡养老人和子女教育信息、冒用亲属身份填报大病医疗扣除等。

梁少婷提醒,自然人纳税人还要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不法分子或机构关于“退税秘籍”的宣传;不点击不明链接,只通过个税App或自然人电子税务局网页端办理汇算,合法合规享受政策。

(来源:中国税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