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灵山县20万尾大口鲶鱼苗装车启程,从东兴口岸出口至越南,这是灵山县首批跨越国门“游”向海外市场的鱼苗。
在灵山县名优特色淡水鱼种业示范区的桂东水产孵化养殖场,工人身着防水服动作娴熟地捕捞鱼苗,一尾尾大口鲶鱼苗被小心装进特制容器,随后迅速装车,每个工作环节有条不紊。“抓鱼讲究快,时间得掐准,吊水环节也不能马虎,运输全程不停车。”养殖场场长周世良介绍,在销售旺季期间,养殖场每月销量超过20亿尾,产值300多万元,此次20万尾大口鲶鱼苗出口越南,为养殖场进一步拓展市场增添了信心。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需求也更多。“饲料采购、设备维护、基础设施升级都需要持续投入,我们资金周转面临考验,但却不知道怎样规范办理这些优惠。”周世良说道。得知企业的疑虑后,税务部门上门宣传税费优惠政策,帮助梳理涉税业务环节、解答政策疑难,引导企业规范享受税费减免4万多元,为企业扩大养殖提供了资金支持,也降低了企业涉税风险。
位于灵东水库大坝底的灵山县桥宇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养殖面积达285亩,是广西主要禾花鲤鱼苗孵化养殖场。一大早,公司经理刘海婵就带领工人开始捕捞鱼苗、灌水打氧、打包、清点、装车等一系列工作。刘海婵介绍:“每年的3月至9月是鱼苗孵化期,我们养殖的鱼苗品种全、产量高、耐运输、品质好,不断吸引外地客商前来参观和订购。”
为助力“智慧渔业”发展,灵山县税务局组建“税惠护渔”服务团队,在纳税申报、税费享受、风险防控等环节精准对接企业涉税诉求,做到快速响应、有效收集和及时反馈,助推智慧渔业“加速跑”。
“这几年,在税务部门的精心辅导下,我们规范台账、诚信经营,依法享受了税费减免5.8万元,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灵山县桥宇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天桥介绍,目前该公司正计划安装智慧系统,进一步提升养殖智能化水平,提高鱼苗存活率,实现由‘汗水渔业’向‘智慧渔业’的转变。
为深入推进鱼苗产业品牌化、规模化,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灵山县税务局为鱼苗产业提供全链条税收服务,助力“小鱼苗”游出“大市场”。据统计,近两年灵山县水产养殖业累计申报享受税费减免超135万元,支持了100余户养殖户扩大规模、升级技术。
目前,灵山县年均产淡水鱼鱼花约1500亿尾,各种规格鱼苗50亿尾,鱼苗产量占广西水产鱼苗总量的70%,全产业链产值达40亿元,成为国内重要的淡水鱼苗供应基地。(张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