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梧州)获批成为广西首批专利转化示范园区。借助粤桂协同创新发展东风,园区目前培育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广西瞪羚企业8家等一批科技型企业。梧州市税务部门立足产业园区实际,始终把服务好科技与创新型企业作为重要任务,不断提升办税服务质效,助力企业向“新”聚能、向“质”攀高,不断释放发展新活力。
以“绿”提“质”、以“新”优“质”,医药企业中恒集团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的浪潮中,坚持走绿色低碳之路,探索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通过投入使用能源管控平台和煤改气、光伏发电项目,中恒集团实现了水、电、气等能源消耗数据实时采集,推动能源管理精细化、现代化、智能化。助力企业向新逐绿,税务部门落细落实“绿色税制”有关政策,结合减碳改造数据,为企业减排税惠核算梳理了“明白账”,近二年中恒集团享受环境保护税减免7千多元。2024年上半年,中恒集团梧州厂区厂房屋顶的光伏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已经累计发电230多万千瓦时,节约电费成本70多万元,绿色正成为推动“梧药”品牌“亮”起来的新底色。
在广西喜荟天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多线切割机、无人机打磨机等智能化设备高速运转,经过切割、打磨等多道工序,一颗颗晶莹璀璨的莫桑钻从生产线产出,整个生产实现了全自动化。
梧州被誉为“世界人工宝石之都”,近年来,各项税费优惠“好政策”释放“真红利”,充分激发企业研发动力和创新活力,更好服务宝石产业新质生产力跃迁升级。“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可以获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惠政策支持,我们和山东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致力于生产设备全自动化的研发与创新,企业现已获得专利20多项,今年我们拿到了高新技术企业。”广西喜荟天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永帅表示,“市场越来越大,今年订单已经排到了12月份,国外的需求现在也蛮大的。”成立一年多,喜荟天成月产能连跨100万克拉、200万克拉大关,计划明年向月产莫桑钻400万克拉的新高迈进。
老少皆宜的岭南佳品龟苓膏是与六堡茶、人工宝石齐名的“梧州三宝”之一。广西双钱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龟苓膏配制技艺的保护单位,全面充分地运用新技术、新设备以及新工艺,推进实施技术改造与产品创新,积极推动龟苓膏产业工业化向前发展,为中华老字号“双钱”品牌焕新升级提供保障。
传统手工制作的龟苓膏,依赖制作者经验和手感去判断物料的品质好坏;勾兑环节依赖操作者的手感去判断混合浆料的配比,并对配比是否能做出硬度弹性俱佳的膏体进行预判。在大健康趋势下,生产端升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凸显。“科技创新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各个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支撑,健康食品产业也不例外。”双钱产业副总经理胡祥林表示。
双钱产业近二年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450多万元,源头有了“活水”,研发创新的“链条”随之润滑了起来。通过破解品质把控的难点,双钱产业不但在生产环节摸索出一套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和工艺参数,使机械化生产的龟苓膏品质达到手工制作的质感,而且持续创新口味品类,新近研发的具有燕窝、花胶等食养理念元素的非遗系列龟苓膏,让传统味道“年轻化”,成为“老字号”保持活力的突破口,开启了龟苓膏产业年轻化的新的增长曲线。
梧州市税务部门聚焦科技与创新型企业特性而提供的量体裁衣式精细服务,用“真金白银”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正加速企业转型升级,护航企业技术创新继续向“新”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