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地处广西东部,毗邻广东省,处西江、浔江以及桂江的三江交汇口。梧州赤水港作为广西唯一一个集铁、公、水、空四方联运优势为一体的黄金港口,更是调控着西江这个黄金水道的闸门。
“搞船运,大宗机械购进多,货物囤积时间长,所以和大多数港务公司一样,我们也背负着比较大的资金债务压力的。好在有减税降费政策的支持,今年1—10月我们公司水利建设基金、增值税、社会保险费等各项税种总共实现减免税40多万元。减税降费的活水,正好浇灌在了我们接下来的发展计划之中。”广西西江临港赤水港务有限公司财务经理黎晓鸣跟梧州高新区税务局干部介绍道,“我们公司已获批近三年的技改方案,未来三年,我们将通过技改、大修、新增设备设施的方式,解决目前存在的安全环保问题,同时提高操作能力。有减税降费活水的滋润,我们的技改路子更好走了。”
在减税降费政策的加持下,赤水港吞吐量不断攀升, 2019年1—10月,总吞吐量完成900多万吨,已超过2018年全年的总量,与2018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00多万吨,增长率超过80%。
港口迅速发展,附近的企业也随之迎来了业务高峰期。梧州新希望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国文对此深有体会。“我们生产饲料需要的玉米等原材料基本上都是从东北走船运过来的,目前,平均1吨饲料从锦州港运到深圳蛇口港,再到赤水港,一路下来只要200多元。再加上我们公司生产并销售的产品,按国家的相关政策规定,是可以享受免税政策的。两个福利的叠加,让我们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今年我们饲料的业务量提高了300万吨。”
像梧州新希望饲料有限公司一样,附近的许多企业也都享受着运输便利和减税降费带来的双重红利。企业效益增加,所需要的劳动力也随之增加,这给当地村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在新希望饲料公司做电工的张华是附近孔良村的村民,他和妻子原先一起在广州打工。听老乡说赤水港企业大量招工,工作工资也能有三到五千块钱,张华便动起了回乡工作的念头。“在家里上班,住自己的房子,吃自己种的菜,花销小了,存下的钱也就多了,还能陪在孩子老人的身边,这日子,过得比在广州踏实。”
谈到减税降费,张华笑称“我和公司一样,也是个‘免税户’。”原来, 2019年1月1日,随着个税六项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正式施行,张华在享受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后摇身一变,也成为个税“免税户”,到手的工资也变多了。
回乡工作四年,张华和妻子用攒下来的钱,建起了三层的小洋房,还打算明年买部汽车,周末好接送刚刚考上梧州高中的孩子。一家老小,日子越过越舒坦。
减税降费红利在赤水港的土地上由点到面不断释放,触发了从港口到企业再到民众的“受益链条”,西江船运的秀美新篇也随之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