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各地企业陆续按下复工复产“重启键”。然而,受疫情影响,复工之后,不少企业遭遇了办事、资金、用工等方面的难题。针对这些难题,玉林市税务部门紧紧围绕总局提出的“四力”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精准施策,优化服务,切实为企业复工复产纾难解困、牵线搭桥,确保了企业稳复工、保生产、渡难关。

“非接触式”办税“通脉” 解决复工复产“办税难”

“我们是一家负责生鲜配送的公司,为各类企事业单位的食堂提供蔬菜、食材配送服务。2月10日企业开始复工复产之后,我们公司也恢复了运营。由于春节期间发票存量不足,公司复工后首先遇到的就是订单大幅增加、发票不够用的问题。”广西科鲜蔬菜配送有限公司的财务人员黄惠莉说。

就在黄惠莉犹豫是否要到办税厅现场领取发票的时候,玉林市玉州区税务局在筛选了所辖区域的医药医疗、保障居民生活必需等与防疫关联密切的纳税人之后,主动电话联系了她,并远程指导她进行了网上申领发票。黄惠莉高兴地说:“幸亏有税务人员的主动联系和远程指导,我们不仅网上申领了发票,还申请了免费邮寄服务,足不出户就领到了100份发票,解了燃眉之急,真是太及时、太方便了。”

针对企业复工复产急需办理有关涉税事项的情况,玉林税务部门大力推行185个涉税缴费事项网上办理服务,并依托电子税务局、微信公众号等方式,不断拓宽“非接触式”办税渠道,帮助纳税人解决了疫情期间复工复产“办税难”的堵点问题。

“别的纳税事项大多可以在网上申办,可我们企业是四类生产出口企业,申报出口退税要报送纸质资料,我们这个月退税咋办?”目前,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又逢企业大规模复工复产,兴业县天力体育用品厂的农会计却为企业要到办税厅现场办理出口退税业务犯了难。

兴业县税务局在得知该公司办理出口退税困难后,主动电话告知农会计:“目前非无纸化管理企业可先在网上申报出口退税电子数据,暂不向税务机关报送纸质资料。”同时,还远程协助他解决了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升级问题,并指导他填报了电子版的出口退税申请表。

“只用了几分钟时间,我们就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上成功提交了2月份的出口退税申请,我们的问题迎刃而解,税务部门的‘非接触式’办税服务真给力!”农会计网上办好申报后激动地说。

优惠政策落实“输血” 解决复工复产“资金难”

近日,广西乐源大容山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王叶静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一些。“我们公司旗下的大容山旅游景区,春节原本是生意最红火的时候,没想到今年受疫情影响,之前一个多月以来,景区、宾馆和饭店全部停业,公司基本处于亏本状态 。现在公司要恢复营业了,资金压力非常大。”王叶静感叹地说。“就在我忧心忡忡的时候,税务部门主动通过微信上为我们‘一对一’推送了非常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享受清单,并帮助我们进行了申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节省下来的税款,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们的资金压力,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一些!”

玉林市民营企业、中小企业非常多。此次疫情让玉林市不少中小民营企业之前不得不停产停业,很多企业都面临着亏本的困境。随着企业复工复产潮的到来,这些中小企业又面临着复工复产资金不足的难关。

针对企业的资金难关,玉林市税务部门从上级税务局下发的1.5万户名单中定向筛查出了435户符合疫情防控税收优惠政策条件的企业,逐一进行精准宣传辅导,帮助企业尽快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切实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和资金压力,助力企业顺利渡过难关。

除了积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资金压力之外,玉林市税务部门还积极利用“银税互动”平台,解决企业资金困难,助力企业顺利复工复产。

广西春茂农牧集团是广西重点的三黄鸡特色养殖龙头企业。早在2月初,春茂公司就开始为复工复产做准备了,但因春节期间受疫情影响商品鸡销售大幅下降,原材料价格上涨,公司的资金缺口高达6000多万。兴业县税务局在了解到企业资金困难之后,迅速与县内多家银行沟通联系,启动“银税互动”机制,用企业的B级纳税信用为企业背书,协助企业向银行申请短期信用贷款。

2月11日和14日,来自桂林银行兴业支行的总计1000万元贷款分两次拨付到了春茂公司账上。同时,农业银行兴业县支行的1200万元、兴业县农村信用社的600万元贷款都已在办理之中。这些“银税互动”贷款有效缓解了企业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的资金困难。

数据服务大局“加油” 解决复工复产“起步难”

“春节过后,由于国内物流运输尚未完全恢复,企业积压的产品都没办法很快运不出去,对产业下游产品物流输送存在一定困难,这给企业复工复产后的生产经营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广西银亿新材料有限公司财务会计李经理说道。“没想到税务部门利用大数据平台,根据辖区内物流企业开票和领票情况浮动变化,帮助筛选并联系已完全恢复的物流工作,及时解决了我们物流运输难问题。在税务部门的帮助下,我们复工复产后第一批产品马上就会发往江浙客户了。”

在为企业落实优惠政策和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上,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大数据特别是增值税发票数据覆盖面广、针对性强、准确性高的优势,积极帮助复工复产企业解决上游原材料供应难、物流运输难、用工难等问题,为企业复工复产“牵好线”“搭好桥”,确保企业复工复产“起好步”。

玉林市福绵区是全国最大的牛仔休闲裤生产基地之一,辖区内共有劳动密集型服装企业1600多家,产业工人超过10万人。受疫情影响,辖区内很多企业的外地员工难以如期返岗,但一些企业又因为担心疫情形势会影响企业产能,而不敢随便对外扩大招工,导致了不少企业出现了“用工难”的问题。

针对辖区内企业面临的用工问题,福绵区税务局通过分户核算、比对审核等方式,同有关部门一起把减免税费、复工产能的实际账搞清楚,给当地企业复工复产进行人员招聘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广西北流市海洋穗美制衣有限公司是一家年产达到60万套的高科技制衣企业,公司的订单中就承接了很多中小学的校服制作。最近,企业复工在即,但是公司采购部罗经理却犯了难:“年前,我们公司拿下了几家学校的校服订单,但是受春节疫情影响,原本谈好的供货商很多都停工停产,眼看着就这几个单子不能如期交货。”

了解到海洋穗美制衣公司的难处后,当地税务部门主动通过税务增值税发票数据筛查,为其提供并帮助联系已经复工复产的上游企业名单。在税务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通过税务数据筛选联系到的第一批布料已经送进了海洋穗美制衣车间,第二批布料也已在紧张筹备中。

海洋穗美制衣公司罗经理感激地说:“真没想到,前几天还在为原材料头疼,现在车间就已经顺利开工了。非常感谢税务部门全力运用税收大数据,帮助我们联系供货商,解决了我们复工复产‘起步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