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鸡叫,哈哈笑,山沟沟里飞出个金凤凰。”在广西百色市右江区大楞乡龙细村达龙屯,一片被竹篱笆圈起来的林地不时传来山鸡的叫声,林子里住着返乡创业大学生黄川和他的“朋友们”——数千羽七彩山鸡。

曾几何时,达龙屯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基础设施薄弱,黄川的山鸡养殖之路异常艰辛。如今,地处高寒山区的达龙屯,因为山鸡的成功养殖逐步走向脱贫致富。而在这过程中,税务部门始终和他相伴相随,为山鸡养殖产业发展增添助力。

返乡创业,勇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黄川是右江区大楞乡龙细村达龙屯人,2001年毕业于广西药科学校药剂学专业。毕业后因一次不经意的宴席,在广东打拼的黄川和他的客户们点了山鸡这道菜,彻底改变了黄川的一生,开始对养殖山鸡有了憧憬。不久后,黄川拿出自己工作几年的积蓄,投资2.5万元从外地引进了两批种山鸡在自家的柑果园里进行人工饲养。到2008年底,通过不断摸索,他的山鸡养殖取得了初步成效,并总结出关于特种禽类的生活习性和养殖经验等技术。

2009年6月份,黄川正式注册了“右江区达龙养殖场”并办理了税务登记。自那时起,黄川和他的养殖场便与税务结下了缘分。

税务人员在上门开展小微企业政策辅导的过程中,了解到黄川的养殖场极其缺乏发展资金,为解决其燃眉之急。右江区税务局积极帮助黄川向政府申请创业补助,黄川的养殖场成为右江区第一个享受政府微型企业补助3万元的微型企业,这也是黄川创业拿到的第一笔助力金。而在往后的每一年,右江区税务局都会结合企业当前最迫切的税收政策需求,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精细化税收辅导。在“税收燃料”助力下,靠着敢闯敢拼、勤劳付出,黄川的养殖之路越来越顺畅,他于2010年5月、2013年11月分别在右江区澄碧湖水库和右江区禄园工业区设立了2个分养殖基地。

发展路上,有苦有乐有关怀

“山鸡养殖属于内陆养殖项目,可以享受增值税全免和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的税收优惠政策。”一直关注企业发展的右江区税务局,组建专门的涉税辅导团队,持续为黄川送上了减税降费“大礼包”。

为了帮助黄川熟悉相关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税收管理员多次主动驱车67公里到大愣乡龙细村向黄川解读税法送上政策。从针对性的优惠政策宣传,到具体的申报表填写指导,细心帮助他顺利落实内陆养殖业、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这位返乡大学生勇敢创业。

“税务部门给我带来的政策真的是及时雨。从选种到养殖到销售,种种经费的大量投入,都让我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有了政策的帮助,我在养殖路上的动力更大、信心更足了。”黄川高兴地说。

今年受疫情影响,税务人员无法经常实地指导,就通过微信视频等进行远程办税指导,重点推送国家一系列支持抗击疫情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截至2020年6月底,达龙养殖场共享受减免增值税4.3万元。

脱贫致富,带领乡亲一起干

在税收优惠和个性服务的双重支持下,2009年初,黄川萌生了把产业做大做强的念头。但一个人精力真的太有限了,既要养殖,又要销售,怎样才能做到两全其美呢?黄川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当中。

了解这一情况后,税收管理员建议黄川组建养殖户合作社,走规模化产业化道路,并向他详细介绍了国家扶持“三农”的政策。“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我要把乡亲们发动起来。”2014年3月,黄川主动邀请达龙屯村民们一起加入山鸡养殖,并成立了百色市右江区牧宁山鸡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通过多年的养殖经验以及市场反馈,黄川用本地原鸡与云南、西藏等地5种山鸡杂交配种,繁育了品质更为优良的本地山鸡共3000多只。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达龙山鸡的品牌也逐渐打响,黄川的山鸡远销北京、上海、广州,并形成固定的销售链条,每一批山鸡的养殖都有固定的下游收购商。“新品种很受市场欢迎,我们的山鸡根本不愁卖!”黄川兴奋地说道。

发展路上一直为养殖产业保驾护航的右江区税务局,继续给合作社带来减税降费的“礼包”。截至2020年6月底,牧宁山鸡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共享受减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49万元。该局还针对合作社经营范围逐渐扩大、急需发票的实际情况,及时辅导企业办理领用发票的相关手续。

如今,山鸡养殖产业被右江区政府列为精准扶贫项目,以政府主导、农户参与、牧宁山鸡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种苗技术的山鸡养殖模式,带动了500多户农户脱贫致富。养殖规模已经达到20万只山鸡,形成了1千万元左右的产值,收益的80%至90%都在农户手中。黄川感慨:“从右江到达龙,距离67公里;从初次创业,到小有成就,跨度11年了。税务人员坚持给我送政策、解难题,国家的助力给了我坚持做山鸡养殖最大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