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税务干部们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多重“身份”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为贫困户、贫困村注入脱贫致富的经济动力和美好生活的精神动力。
贫困村的病毒“守门人”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让全国上下进入严防状态。1月30日,贺州出现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并且就出现在平桂区内。尽管广西早在1月24日就启动了一级响应机制,但突如其来的确诊还是让大家的心都悬了起来。
谢鹏是平桂区税务局的一名干部,是平桂区选派的一名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员。其所驻扎的鹅塘镇华山村距离平桂区政府21公里,是一个有着3700多人口的村落。2月1日,谢鹏与所有的工作队员一样,放弃休假,告别家人,奔赴到了各自所负责村的防疫一线。“畏惧病毒是肯定的,但疫情当前没有人会退缩。”谢鹏表示,他主要负责到村口的拦路岗上执勤,限制本村人员外出和外村人员进入。
拦路岗上要求24小时都有人值守,每天,村里会给守岗的干部发一个一次性口罩。村民每户每两天可派一名家庭成员出去采购。一次,村民梁大妈来到村口,表示家里已经“弹尽粮绝”,想要到镇上买些粮食蔬菜,但因为医疗物资紧缺买不到口罩,便自己用些碎布缝制了一个。谢鹏看到,二话不说便将自己第二天值班用的口罩拿出来送给了梁大妈,并叮嘱她非常时期一定要注意防护。旁人担心地询问:“你明天值班的时候怎么办?”他说:“我昨天在网上学习了口罩重复使用的办法,正好今晚回去实验一番。梁大妈要到镇上买东西,接触的人不可避免会多一些,保障她的安全也是保障我们村的安全。”
疫情期间,平桂区税务局8名驻村工作队员将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紧密结合,恪守岗位,认真负责,防止疫情扩散。疫情逐步稳定后,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明确企业复工复产的紧急通知》,促进村经济生产发展,带动贫困户创业就业,为贺州市抗击疫情和脱贫攻坚工作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朋友圈的产品“推销员”
“我贫困户的无花果出干果了!甜甜糯糯,农家自种自晒果干!4袋64.8元,可以团购!”。
“我贫困户的莲藕准备成熟啦!因为口感粉糯,往年都是一抢而空,想要的朋友赶紧来预定吧!”
土鸡、麻鸭、油茶……每到收获季节,税务干部们的朋友圈就变成了农产品的广告宣传栏。工作微信群内,不少干部甚至开始了农产品的“团购生意”,让贫困户的农产品销量节节高。
葛根粉是浩洞村的特色农产品,村内还建有粉葛种植园。葛根是冬季收获的作物,今年,乡亲们刚制作完葛根粉就遇上了突发的疫情,一时间,葛根粉滞销问题成为了他们心中石头。平桂区税务局的帮扶干部了解情况后,一方面,在局内开展葛根粉的促销活动,举全局之力参与消费扶贫;另一方面,将浩洞村的特色产品葛根粉帮助上报自治区税务局扶贫网,推动葛根、葛根粉产品参加平桂区、南宁市的扶贫农场品展销活动,争取拓宽销售渠道,让贫困户增收。
在产业扶持方面,平桂区税务局局长盛荣多次带队到帮扶村进行调研,了解村里的产业和发展思路,争取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听取村干村民的心声,帮助解决实际民生困难。同时,通过认真落实产业奖补政策、捐赠鸡苗、鱼苗等帮助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筹划村经济生产等方式,为贫困户、贫困村注入脱贫致富的经济动力。据统计,自开展帮扶工作以来,对黄田镇浩洞村、长龙村、英石村先后投入帮扶资金20多万元。
税务干部们真情实意的帮扶工作,也融化了贫困户们心里的坚冰。极度贫困户莫衍庭在税务干部黄姗的帮助下,获得了临时救助金、住进了新房、发展了种植产业,在2019年实现脱贫摘帽。莫衍庭动情地说:“本以为帮扶工作只是走过场,没想到你们都是真心实意地在帮助我们。多亏了你们,我们不用再住危房,老乡家园的房子干净整齐,住得很舒适。新农合住院报销比例达到90%,看病也不用愁。有了雨露计划补助,我的小孩也解决了读书问题,真是太高兴了!”
贫困户的跑腿“代言人”
平桂区税务局定点帮扶的238户贫困户能如期顺利脱贫,与80位帮扶干部的辛勤付出和努力是分不开的。在帮扶工作中,税务干部总是第一时间为贫困户送政策,谋发展;碰上农忙时候,帮助贫困户收稻谷,剥玉米、摘果子;在贫困户生病住院时,就买上些水果牛奶前去探望;逢年过节更像“走亲戚”一样与他们话家常,为他们解决生活困难。
税务干部何成帮扶的胡良修一家在登记户口时,因为系统问题错将其妻子胡土英与其关系登记成为了“兄妹”。因为这个错误,胡良修在孩子出生上户口、申请小额信贷等事情上都遇见了诸多麻烦。何成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帮助胡良修写证明、找依据、做材料,跑腿公安局,终于将户口簿上的“兄妹”关系改成了“夫妻”关系。
东绿村贫困户张明富是一位独居的盲人,原先鉴定残疾等级为四级,不能享受残疾人补助政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张明富的身体也有所变差。税务干部刘学军主动带他到城区医院,自掏腰包让他接受眼部医学检查,最终通过医生鉴定为一级残疾。刘学军赶忙带着资料和村委证明到残联部门更换残疾证,让他能够享受到残疾人补助政策。张明富的老房子年久失修,不适合居住。刘学军通过危房改造政策帮助他搬离危房,住进村里统一代建的新房中。因为担心他不习惯新房,刘学军还常常带着床上用品、被褥、衣服等前去看望,与他一起聊天解闷,帮助他解决生活上的各种困难。
经入户评估,张明富“两不愁三保障”达标,当年稳定纯收入达到6246.79元,达到脱贫标准。他说:“我虽然看不见,但心里什么都明白,老刘这几扶贫辛苦了。依靠村里和帮扶人对我的关心关爱,我有A类低保、有残疾人补贴,住进了新房子还家电齐全。我相信党和政府,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落下我这样的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