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随着贫困村顺利脱贫出列,进一步夯实脱贫基础、降低返贫风险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必答题”。百色市税务系统主动作为,在帮扶发展产业、落实优惠政策、助力农产品销售上下功夫,做实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发展产业,促乡村振兴更有韧劲

广西凌云县泗城镇腰马村人多地少,产业基础薄弱,曾经是典型的贫困村。

2015年,凌云县税务局作为后援单位开展“一对一”驻点精准帮扶。经过近4年努力,腰马村在2018年顺利实现了整村脱贫。如何把“穷乡”变“富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凌云县税务局驻村工作队员因地制宜,瞄准水“文章”。腰马村里有一条小溪,从海拔1251米的山上自然流下,水质优良。经检测,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且富含硒、锶等微量元素。牢牢依托水资源优势,凌云县税务局积极牵线搭桥,在自治区财政厅的支持下,联系客商投资1600万元建设一家山泉水企业和一家主打农家乐项目的休闲山庄。山泉水企业达产后,预计可实现3万吨的年产能。山庄正式投资运营后,预计每年吸引游客3000多人,能给村集体带来近7万元的分红。

围绕着一汪清泉,腰马村不仅开发了山泉水产业,还推出以“天然泉水泳池”为主打的农家乐项目,积极融入到当地的泗城古府旅游圈,闯出乡村振兴好路子。

支持创业,使“造血功能”更加强大

广大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双创主体对吸纳就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极为重要,但他们抵御风险的能力普遍比较弱。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针对小微企业的税费优惠政策,助力小微企业“青山常在、生机盎然”。

2009年,广西百色市右江区大楞乡龙细村达龙屯青年大学生黄川返乡创业,注册了“右江区达龙养殖场”并办理了税务登记。

创业之初,资金短缺是最大的难题。右江区税务局积极帮助黄川申请到“政府补助微型企业3万元”。在往后的每一年,该局都会结合企业最新税收政策,对其进行精细化政策辅导。靠着敢闯敢拼、勤劳付出,黄川的养殖之路越来越顺畅。税收管理员建议黄川乘势组建养殖户合作社,走规模化产业化道路,并向他详细介绍了国家扶持“三农”的政策。2014年,黄川成立百色市右江区牧宁山鸡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邀请达龙屯村民们一起加入山鸡养殖。

发展路上税务部门一直为养殖产业保驾护航,牧宁山鸡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享受减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逾50万元。

如今,山鸡养殖产业被当地政府列为产业振兴项目,以政府主导、农户参与、合作社提供种苗技术的山鸡养殖模式,带动了500多户农户脱贫致富。“国家政策的助力给了我坚持做山鸡养殖最大的勇气,”黄川表示,“我有信心和村民们一起把产业做大做强,早日实现达龙的乡村振兴。”

助力销售,让农户腰包日益鼓胀

农产品销售事关农民增收,事关脱贫攻坚成果巩固。解决好农产品滞销难题,才能更好守护农户“钱袋子”。

田东县地处右江河谷,农产品资源丰厚,拥有芒果、西红柿、沃柑等优质农产品。广西田东农派三叔电子商务公司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平台,通过抖音“直播带货”等网络销售形式,仅2021年前两个月即达成沃柑两百多万的销售额,极大帮助农户解决滞销难题。在了解到公司客户群体分布较散,开票份额需求大的诉求后,田东县税务局及时为该企业进行了发票增量的调整,并组建“电商专业化服务团队”深入企业进行税费优惠政策辅导。

在靖西市,为引导水果产业化发展,靖西市招商引进全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陕西海升集团,成立靖西海越农业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建设3千亩的现代柑橘产业核心示范区,柑橘远销港澳地区。靖西市税务局全面跟进落实各项涉农税费优惠政策,2020年帮助该企业足额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669.44万元,增值税减税177.72万元。

公司法定代表人李凯表示,将把减税节省的资金用以投入“产业+基地+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免费为农户提供苗木和技术支持,辐射带动周边乡镇种植柑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