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税务部门聚焦服务乡村经济发展,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全面落实各项利企惠农税费优惠政策,积极引导扶持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因地制宜乡村振兴帮扶措施,助力农业产业企业发展壮大。在龙虎乡龙岭村,禾苗青青,这是上千亩水稻制种产业种植基地,每年,这里的水稻还没收割,稻谷种就会被企业提前预订一空。

“我们没有品牌、没有规模、机械化程度很低。”致富带头人王家宏回忆。2016年,在恭城县税务局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王家宏创办了恭城兴农种养专业合作社,做起了水稻制种产业,近几年来县税务局和驻村工作队不仅为其提供了精准扶持的各种优惠政策,而且还帮助他先后承包土地300余亩用以发展水稻制种,介绍脱贫户30余户为其务工就业,他本人的收入也由开始的三四万元增加到了现在的十几万元,脱贫户的人均收入也由原来的三四千元增加到了现在的上万元。

为了进一步释放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引领作用,恭城县税务局驻龙岭村工作队将全村5个专业种养殖合作社的负责人全部培育成为致富带头人,王家宏就是其中之一。他和驻村工作队密切配合,共同带动全村发展水稻制种上千亩,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

“我们不仅把西瓜批发出去,还在纪念园旁边设置有西瓜采摘区,吸引了很多游客。”致富带头人蒋喜军介绍。

为了解决西瓜种植户以及农业合作社涉税需求,灌阳县税务局除了采取网上“云”辅导的办法通过手机QQ、微信税企群指导涉税问题,并下户进行实地调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有了国家给我们这么多的政策支持和税收优惠,我才放开了手脚带大家一起搞大棚,做出这一番‘甜蜜事业’。”灌阳县启创果蔬种植家庭农场自成立以来,税收收入减免已达2.16万元,2020年该户营业收入24万元,全部享受免征增值税优惠政策。伴随着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地,蒋喜军的瓜果大棚不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带动一大批种植户走上致富之路。

“我们通过‘合作社+农户+农庄+订单’模式,2020年带领农户卖出500多万元鱼仔,带动村里60多户农户增收。年年卖鱼年年有余,都离不开税务部门的一路扶持。”兴安县梦达泥鳅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李双田表示。兴安县税务局立足特色产业,聚焦服务乡村经济,将纳税课堂开到乡间田埂,手把手教学纳税申报,点对点讲好惠农税收政策,让税收红利成为乡村产业的资金活水。

“以前,我们的泥鳅苗孵化率只有20%左右,产业瓶颈阻挡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为此,李双田沉下心来搞研究。为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兴安县税务局主动上门,送上最新农产品减免税政策,并提供了银税互动途径,帮助企业攻坚克难。目前,合作社泥鳅苗孵化率已达到80%左右,禾花鲤的供应期也从3个月跨越到全年供应,山泉瘦身鱼的推出更是受到新老顾客的追捧,当地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这个“水底捞金”产业。

税收政策的不断优化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彩,桂林税务部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把税收服务触角更多向农业、农村、农民延伸,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