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地铁5号线开通试运营,南宁地铁已迈入5.0时代。“5年,5条线路,128公里轨道线网!”这是南宁地铁开通5周年取得的亮眼成绩单。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南宁市税务局主动融入城市发展大局,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和“精细服务”要求,以“ 全过程、全方位、全周期”的服务,助力轨道交通产业及其配套企业高质量发展。

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南宁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主力军,承载着南宁人的“地铁梦”,自成立以来就备受瞩目。“税务部门与我们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常态化沟通、全流程服务,让我们的涉税诉求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快速响应,办税非常省心。”该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吴迪在税企交流座谈会上分享自己的办税经历。

据悉,为服务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南宁市青秀区税务局坚持“一企一策”的精细化服务管理模式,通过开启绿色通道、落实发票领用白名单等个性化服务,主动对接企业需求。在得知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存在大量旧版普通增值税手撕发票存在缴销困难后,南宁市青秀区税务局立即组织团队开展上门服务,认真核对发票清册并办理发票缴销业务,省去了企业来回奔走的周折。

在南宁轨道交通大步朝前的背后,南宁市税务部门在当好企业“辅导员”的同时,积极推动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打通轨道交通上下游产业链。“在税务部门的辅导下,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提前享受到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99.75万元。”南宁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李先生惊喜道。

南宁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轨道交通装备及其零部件的研发、制造和维修等业务。为助力南宁市轨道交通系统升级完善,南宁市邕宁区税务局通过实地走访,帮助企业正确解读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和规范后续管理,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税务支持。“公司需要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来保持核心竞争力,有了税收优惠政策的加持,我们研发更得劲了。”李先生信心十足。目前,由该公司制造的南宁地铁5号线列车所采用的全自动驾驶、智慧地铁等先进技术,在国际处于先进水平。

轨道列车想要安全运行,还离不开轨枕这个“垫脚石”。广西三维铁路轨道制造有限公司正是支撑起列车飞驰的“铺路人”之一,主要生产高速铁路、城市地铁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及线上配件、城市管廊、管片等产品。“这些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有了好政策,还要用到位。现在税务局为我们安排了税务服务专员,从政策辅导、发票管理、业务办理等方面都为我们提供全方位支持,让我们得以轻装前行。”广西三维铁路轨道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叶继艇开心地说道。

据了解,在税务服务专员的辅导下,今年前三季度,该公司累计享受到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和高新技术企业优惠减免企业所得税889万元。减税降费的扶持加大了企业研发创新力度,该公司研发的满足时速160公里地铁预应力轨道板目前已运用于全国首条高速地铁——深圳6号线。

近期,《南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征询意见,规划提及轨道通车里程预计提升到568公里。南宁市税务部门将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用“税动力”加速形成更具竞争力的轨道交通产业集群,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