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今年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重要内容,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以来,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税务局坚持“快退税款、狠打骗退、严查内错、欢迎外督、持续宣传”五措并举,全力确保政策红利精准高效浇灌到企业根部,助力市场主体生机盎然。
行业扩围,激活批发和零售业“一池春水”
7月,随着“批发和零售业”等新增7个行业的全额退还增值税留抵税额政策落地实施,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税务局全力做好新政策落实工作,依托税收大数据,精准筛选定位符合条件的13户企业,并提供留抵退税政策宣传、行业认定标准、申报提醒和退税流程等全链条的定制化服务,确保特定行业的市场主体快享政策红利,助企纾困解难。
“随着增值税留抵退税行业扩围,我们享受到了近9万元的退税款。这些释放出来的账面资金,既有助于盘活企业资金链条,实实在在缓解资金压力,又能提振疫情下的发展信心。”谈及增值税留抵退税行业扩围政策利好,广西蓝玻建材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张云芳表示,他们计划将这笔资金用于购置砂石等建筑材料、抢占市场。
同样享受到政策红利的还有广西中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受疫情影响,面临消费市场不景气、营收下滑和原材料采购价格、物流运输成本上涨双重压力,“一增一减”加剧企业生存经营压力。
“在我们困难的时刻,税务部门帮助我们快速拿到了增值税留抵退税款,给企业带来了充裕的现金流,避免了借款导致的大额利息支出。我们计划用这笔钱来支付化工产品、沥青等石油化工产品采购款和储运设施建设,增强市场竞争力和份额。”广西中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彭银芳介绍,发展信心更足了。
税惠赋能,助力向海经济“加速度”
港口是驶向海洋的始发点,港口建设是发展向海经济的基础性工程。在钦州港,留抵退税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活水。
作为钦州港大榄坪南作业区12#、13#泊位改造工程骨干企业的钦州北部湾港务投资有限公司,投入近10亿元,参与钦州港2个10万吨级多用途泊位改造工程,由于项目尚未竣工结算以及港口维护,后续还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企业资金链面临较大压力。得知企业困难后,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税务局第一时间主动联系企业,提供“点对点”政策讲解,跟进做好申报操作辅导、数据快速审核、综合研判风险,对接协调财政、人民银行做好资金调度和退库到账,架起受理、初审、复核、退税等全业务流程“高速路”,实现197万元退税款快速及时到账。
回想起几个月前情景,该企业负责人曾先生颇有感触地表示:“今年,增量留抵退税比例从原先的60%提高到100%,等于是直接给企业‘输血补气’,有效缓解了成长中的资金链烦恼。有国家好政策扶持,我们后续港口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信心更足了。”下一步,该企业计划增加码头泊位的固定资产投资,完善重点泊位港航基础设施,增强钦州港集疏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