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河池税务部门紧扣地方经济发展要求,聚焦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精准落地目标,推动税费红利直达快享,助推企业创新创业“补燃力”“增内力”“加速跑”。

数据来帮忙 产业升级添动力


“您好,通过系统大数据筛查,您公司符合享受留抵退税政策,您可以在电子税务局申请办理……”一条微信短消息让正为资金发愁的南丹县南星锑业有限责任公司财务负责人韦光军激动不已。

南丹县南星锑业有限责任公司原是一家老牌国有企业,现由一家民营企业投资重组,预计于2022年10月重新投产使用。过去一年多,企业致力于绿色矿山的转型升级,创新先进技术和工艺,累计已投入1.8亿元的改造资金,但仍未完成预定的升级改造目标,资金压力让企业步履维艰。

留抵退税政策出台之后,河池税务部门利用税收大数据筛查,第一时间对符合享受留抵退税高新技术企业主动靠前服务,建立“减税降费直达快享”局长直联制,通过“政策找人”“一企一策”等做法,推动留抵退税稳准快享直达企业,助力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升级。

韦光军表示,1200多万元留抵退税资金快速注入让企业瞬间“满血复活”,转型升级的“播放键”再度按下。“我们计划将其中800多万元政策红利应用到的安全环保设施技术升级,坚定走好绿色转型升级的产业发展道路!”

红利解烦忧 企业创新增底气


“企业推进技术创新,做大做强,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压力不小。”广西华远金属化工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吕松说。广西华远金属化工有限公司入选广西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库后,更加注重产业链工艺创新项目的研发,紧锣密鼓地加速研发则急需资金“活水”的及时注入。在企业一筹莫展时,吕松接到了河池市税务部门“一企一策”辅导专员的电话。“我们顺利享受到了282万元的增值税留抵退税、近500万元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还缓缴了20多万元的税款,真真切切的税收红利,极大缓解了我们的资金压力,创新底气更足了。”吕松表示。

同样在为解决现金流困难绞尽脑汁的还有广西茧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新是我们公司的立身之本,2020年成立至今,我们已投入了1000万元用于新生产工艺的开发。”茧爱生物科技总经理周彩霞介绍道。该公司用冷水制丝,制丝过程不经高温处理,不添加工业原料,产出的蚕丝制成蚕丝被等床上制品更清透柔肤,受到消费者喜爱。

“我们正在陆续将产品投放市场,产品的推广和市场的运营需要资金支撑。加上我们还有食品级蚕蛹蛋白制品正在开发,一时间对现金流需求大增。”就在周彩霞烦恼于从哪里调配资金支持研发时,国家实施的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及时为正在发展势头上的企业提供了“续费”支持。

“我们一共退到了38万元增量留抵退税,都是之前购进冷水丝设备产生的固定资产留抵。没想到继续用于创新的退税也是因为创新产生的!”周彩霞笑着表示会坚定走创新发展道路,对于公司新产品大量生产打开市场她很有信心。

“补血”激活力 创新创业加速跑


在世界长寿之乡巴马瑶族自治县,水产品市场占有额不断扩大。广西巴马四季甘泉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乘势而为,积极探索“产业+文化+旅游”模式,创新打造集水文化博物馆、巴马水谷旅游集散中心以及水生产车间为一体的巴马四季甘泉水厂,推动“工业产品+文化创意”系列饮用水成为深圳饮用水市场的网红产品,并逐步走向全国。

但随着企业产能快速提升,资金和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突出。“620多万元的留抵退税款送来‘及时雨’,为我们紧绷的现金流‘解压松绑’,也为我们引进创新人才提供了保障。”可观的优惠“礼包”和给力的税收服务让企业能够轻装上阵,加速快跑!谈及税惠红利给企业带来的有力支持,公司财务负责人李桂艳感触颇深。

创新创业与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的“造血”投入密不可分。“创业之初,因为资金有限,人才和生产线都非常紧缺。仅有一条生产线,如果想加工生产机芯架和DVD机以外的产品必须等上一批产品生产加工结束后才能进行。”谈及生产规模受到限制,新成立的东兰强胜塑胶有限公司经理李嘉娜满含无奈不甘,此次大规模留抵退税让她看到了新的希望。

“东兰人骨子里都是不服输、不畏难的。国家政策又那么支持我们创新发展,我们有信心马上组织起新的一条生产线,扩大生产规模,按时交付订单!”

手中握着的是红利,心中增添的是信心。在留抵退税惠企纾困政策的滋养下,企业的创新创造正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