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青山叠翠、空气清新,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与深厚的养生文化,孕育了康养产业的蓬勃生机。近年来,贺州税务部门立足地域特色,以税惠政策精准滴灌、服务举措创新升级,为养老机构、康养产业、社区惠老项目注入“税动力”,不断擦亮“中国长寿之乡”的金字招牌。

午后暖阳透过玻璃窗洒进钟山县某康养中心的多功能活动区,十几位老人或挥毫泼墨,或静享书香,棋牌对弈声与谈笑声交织,勾勒出一幅悠然自得的养老图景。“住在这里环境好、活动多,和老朋友们一起培养兴趣爱好,日子过得美滋滋!”67岁的王阿姨笑着分享她的养老生活。

这座集健康疗养、文化娱乐、医疗康复于一体的康养中心,成为“医养结合”新模式的标杆,却因回报周期长一度面临压力。“税务部门的支持给了我们更多信心。”中心负责人林述禄坦言。国家税务总局钟山县税务局“税小伴”服务团队梳理税收优惠政策,帮助企业累计享受1.18万元税惠红利,资金被用于升级康复设备和文娱项目,让服务更贴合老人需求。

“医养结合”新模式的探索,为康养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走进位于富川瑶族自治县的某药谷基地,药浴民宿氤氲着瑶药清香,药膳餐厅客流络绎不绝。当地依托生态禀赋,将中药材种植、康养旅游、健康产品研发深度融合,打造出“春赏药花、夏采药草、秋品药膳、冬泡药浴”的全季康养产业链,2000亩中草药不仅让撂荒地变身“绿色银行”,更衍生出药膳餐饮、研学旅游等新业态,带动300多户村民年均增收2.5万元。

“自产中药材免征增值税政策已减免税额近50万元,资金活水让我们敢放手拓展项目。”基地负责人席磊感慨道。国家税务总局富川瑶族自治县税务局“富小税”服务队通过大数据筛查精准推送政策,帮助企业从种植到销售全环节享受红利。在税惠政策的加持下,企业建成1000平方米的健康疗养中心,实现农旅效益双提升。

税惠红利不仅推动产业融合,更在细微处点亮老年人的日常。在贺州市老年大学的幸福长者食堂内,饭菜飘香,老人们正在有序地排队就餐。“这里菜品丰富、营养美味,比在家做饭省心多了。像我这样超过60岁,每餐还能享受3到5元的优惠。”一位老人边用餐边点赞。这家由贺州市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运营的食堂,已然成为社区老人们的“幸福据点”。

“自2022年营业起,税务部门就经常主动上门解读养老机构的税收优惠政策和办税流程,帮助我们快速掌握最新的税费知识。去年我们减免税费7000多元,全部投入了菜品研发和设施升级。”公司负责人曾文东说道。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贺州市八步区税务局持续聚焦养老服务行业发展需求,通过点对点政策推送和调研走访,为“银发经济”注入新活力,助力企业打造品质化、适老化服务。

下一步,贺州税务部门将持续拓展“税务+养老”服务场景,助力康养产业与健康医疗等业态协同发展,把“长寿之乡”的生态底蕴与文化魅力,转化为老年人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与幸福感,让“长寿福地”的幸福底色愈加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