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银十”传统消费旺季的序幕已经拉开,绿色农产品发展持续升温,政府有效激活需求端,各类市场消费动能持续释放。国家税务总局南宁市税务局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分局聚焦企业发展需求,以“税惠活水”滋养市场主体生机勃发,政策红利惠及民生。

绿色农产品“上新”

从米面油到肉蛋奶,绿色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仍在增长,更多的涉农企业通过引入技术、优化生产流程等方式,延伸和整合产业链,将产业向绿色、有机、可持续方向升级。

立秋一过,广西某农场有限公司的千亩木瓜林迎来了丰收季,整齐排列的果树形成绿色海浪,摘果工人穿梭在林中,小货车上满载着饱满结实的木瓜,驶出果园,不出10分钟就能到达公司的果蔬烘干厂,完成经过切丝、烘干、腌制、杀菌等加工步骤。

企业在深化发展木瓜精深加工、销售产业链的同时往往伴随着设备投入大、成本控制难等问题出现,南宁市税务局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分局在涉农企业适用税收优惠政策、办理流程和涉税风险辅导的基础上,梳理购进设备进项税额抵扣、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要点,全面护航企业在产业链发展的过程中走稳绿色农产品消费升级之路。

“从确定以木瓜作为酱菜的主要原料,再到酱菜厂作为全国最大的木瓜酱菜加工厂正式投产,近两年公司享受的532万元税收优惠有效减少了现金的支出,间接优化成本结构。”该公司财务人员说。

近年来,该公司在现有的有机农产品培育基地进行产业结构优化,不仅运用大棚种植技术培育螺丝椒等十余种辣椒、小番茄等农产品,还积极发掘千亩土地种植优势,实现木瓜标准化种植。目前果实商品率提升至95%,较去年提高3个百分点。木瓜经过非热加工工艺、低盐酱泡等技术,罐装后远销西安、北京、内蒙古等地。

购车消费券“加码”

受广西汽车置换更新补贴与“乐购经开 惠享五象”消费券叠加发放的影响,在南宁经开区某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的售车区域,咨询、试驾的客人不少,许多市民也因为购车补贴而萌生了购车欲望。“去年就有买车的打算,今年叠加补贴和消费券,优惠力度不小,我也可以把预算再往上提一提。”市民杨女士说。

如今,政策优惠的叠加效应让购车市场更加火热,“截至今年8月,我们的开票金额已经突破了2900万元。”该公司财务人员介绍道。

消费券的“乘数效应”持续释放,推动着汽车消费市场生态向好发展。南宁市税务局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分局建立“三阶赋能”机制,依托大数据平台对参与补贴活动的商家实施动态标签管理,识别可享受政策,并通过云端平台完善智能咨询、“不见面”审批通道,为企业远程护航。

“今年以来,我们享受了小型微利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将近11万元,为我们开展新一轮的促销活动提供了资金保障。”该公司财务人员说,“如今,许多车主会将政府补贴优惠省下来的钱用于升级配置或增加售后服务项目,所以我们计划和相关商户开展合作,提供增值服务,让顾客购车、售后的体验感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