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赋能 助力新通道走廊建设
贵南高铁是西部陆海新通道规划建设铁路线之一,是川渝黔及西北地区通往南宁、北部湾、河池、粤西、海南地区的客运主通道之一。
为服务好该重大项目建设,河池市税务部门成立专项服务小组,制定了专项服务方案,从政策辅导、发票管理、业务办理等方面提供税收支持。联合相关部门帮助企业准确界定农用地占用、临时占地等信息,辅导耕地占用税申报缴纳事项;为外来报验登记的项目施工公司提供错峰预约、开通绿色通道办理预缴税款业务;对为高铁项目提供建材、水泥、砂石等30多家供货商根据实际实行发票按需供应,帮助解决各类涉税堵点问题,税收服务环环相扣覆盖整个项目建设周期。
位于广西宾阳县的广西三维铁路轨道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高速铁路、城市地铁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及配件等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是铁总公司指定的轨枕生产企业之一。近年来,公司产品广泛应用在贵南铁路、渝怀铁路增建二线、焦柳铁路怀化至柳州段、湘桂铁路南宁至凭祥段等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干线重点项目建设中。
“2020年,公司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减免所得税1500万元。国家出台优惠政策,税务部门提供优质服务,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发展信心。”广西三维铁路轨道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叶继艇说道。
税收加力 支持信息化贸易互通
为解决北部湾港集装箱进出口流程“人工环节多、单证数量多、作业时间长、企业成本高”的问题,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在建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合作平台的基础上,主动对接查验部门、港口作业和相关企业的信息系统,创新打造了北部湾港无纸化项目。
据悉,该项目包括舱单协同、货物查验、引航拖轮、金融服务、出口退税标准版等9个模块。项目于2020年底在北部湾港全面推广,实现了减少人工作业环节28个,减少纸质单证33项,减少口岸作业时间21.5小时、后续作业时间12小时,降低企业每单通关成本至少410元以上,切实有效地提升了广西口岸的整体营商环境。
“无纸化项目的策划与推进过程中,税务部门在出口退税模块设定上多次给予了专业指导意见,并辅导我们2020年享受北部湾经济区、西部大开发等所得税优惠减免216万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所得税减免3673万元,极大地缓解了我们的现金流压力。”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说道。
2019年落户于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的中银香港东南亚业务运营中心——中银金融服务(南宁)有限公司,主要运营面向东盟的跨境金融和金融中后台营运服务。自该项目落户以来,南宁市良庆区税务局主动靠前服务,深入了解企业涉税需求。近日,该营运中心在税务部门的辅导下,顺利完成了320万元的首笔出口退税业务办理。
“退税款落地是税务部门支持我们融入当地、持续壮大发展的一项重大政策利好。这笔退税款将作为营运资金,重点投入支持我公司各阶段业务迁移,升级区域一体化智能营运平台,打造业务覆盖大湾区及东盟全区域的大集中营运中心。”公司财务负责人王雪艳表示。
税收增劲 提升物流链服务效率
广西北港物流有限公司依托北部湾港的区位优势和整体资源,不断提升通道运行与物流效率,近年来,大胆尝试推行“一单制”“一口价”改革,实现了“多式联运”。
2021年一季度,广西北港物流有限公司新增“甘肃张掖-重庆-北部湾”和“防城港-怀化”两条集装箱班列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开行1325列,同比增长89%。“公司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税务部门的帮助。2020年,公司享受物流运输的免税销售额达2200多万元,2021年仅4个多月,我们免税销售额就已经达到了2000多万元!”北港物流的黄女士说,“税费优惠让我们发展更有底气,2021年我们公司的班列开行列数目标是6000列。”
自中国(广西)自贸区钦州港片区设立以来,各种新业态企业不断涌现并落户钦州。广西新龙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位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心城区的黎合江现代物流基地内,随着业务拓展,公司涉税业务越来越多。
为解决新业态企业的涉税难点和诉求,钦州市税务部门成立了服务新业态工作专班,为新业态企业量身定制税收服务指引。“作为新业态企业,我们对一些新的政策了解比较生疏。税务部门对我们进行全方位的辅导,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广西新龙物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中岳表示,规范运行新业态企业,更好地融入经济内循环政策,税务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不可或缺。
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对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下一步,广西税务部门将持续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全力服务沿线产业企业发展,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提供坚实保障。(程晓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