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在北京发布《2021年广西外资企业营商环境调研报告》,报告显示,今年超八成在桂外资企业认为广西营商环境在全国处于中上游水平,整体满意度较高。其中,减税降费力度空前成为外资企业满意度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广西税务部门积极落实各项稳外资政策,加快税费优惠政策落地见效,持续升级税费服务措施,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进一步增强了外资企业在广西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税费红利“落袋” 研发创新动力足
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实施阶段性税收缓缴、压缩单边预约定价安排简易程序……今年以来,我区税务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措施,政策红利快速“落袋”,让外资企业研发创新更有底气和动力。
在柳州,坚持以“人民需求”为创新驱动力的上汽通用五菱向着成为创新、跨界、体验的全球化企业迈进,仅2020年对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就达3.9亿元。“政策红利快速落地让企业创新之路走得更稳了,今年以来,我们累计享受各类税费减免近11亿元。”上汽通用五菱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芯片短缺等不利因素影响,政策红利加快释放,上汽通用五菱持续加大研发创新投入,不仅保持国内市场稳步增长,海外销量也逆势上扬,前8个月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5%。
广西嘉联丝绸有限公司由于拥有境外资本,业务上会涉及跨境个人所得税的减免。在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期间,河池市税务部门将政策分门别类制定企业专属清单,针对一些“非常规”业务,上门核查企业数据,主动对接企业需求,面对面为企业答疑解惑。“税务机关的主动服务增强了企业发展信心,优惠政策快速落地也进一步夯实了企业创新的基础,近年我们不仅获得多项授权专利,也参与国家丝绸标准制定。”嘉联丝绸有限公司财务人员邓超英说。
为进一步落实各项政策,广西税务部门积极开展宣传辅导,抓好政策执行的落脚点,为企业精准“滴灌”推送税收优惠政策。结合税收优惠标签、税务健康码、发票跨区域通办、税企微信、云课堂等线上线下的方式,及时向外资企业推送、解读最新的税费优惠政策、办税操作指南和最新服务举措等,让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深化精细化服务 提升企业获得感
“一扫二维码,制造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操作流程马上就显示在手机上,真的好方便。”近日,百色市税务部门推出的“企业直联一码通”服务,受到企业一致好评。
为助力外资企业稳步发展,广西各地税务部门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找准服务切入点,进一步深化精细化服务,帮助市场主体办实事解难题,实现从无差别服务向精细化、智能化、个性化服务转变,进一步提升企业获得感。
联志玩具礼品(苍梧)有限公司去年经营总成本占比高达92%,但效益未达预期,导致资金周转存在困难。得知企业实际情况后,当地税务部门迅速开通出口退税绿色通道,加速办理退税款876万元,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广西容县菱通竞业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港资企业,主要从事移动线材、片式元器件、软性线路板、高密度互连积层板等产品的生产、销售。公司财务负责人李家安说:“企业落地发展,离不开国家税费政策的大力扶持和便捷的办税服务,今年1—10月,我们共获得免抵退税68万元,出口退税业务最快半天即可办结,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通过精细化服务降低制度性成本,帮助企业“挤”出最大效益。南宁市税务部门紧扣“审管分离、权限下放、一站核准、闭环监管”的思路,对33项限时办结依申请事项和高频依职权事项进行改革,推行“办税集成核准”新模式,创造了办税新速度;北海市税务部门派出税收专家顾问团从收购、物流、加工、销售、纳税服务等环节为企业定制精细化服务措施;河池市税务部门推出“实施易办扩能微厅入园工程”“易贷赋能靶向融资工程”……一系列优服务举措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拓展了外资企业发展空间。
推进“以数治税” 护航外贸稳增长
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提出实现从“以票管税”向“以数治税”分类精准监管转变的目标,全方位提高税务执法、服务、监管能力。
“我们把税收大数据分析技术与专员服务结合起来,提早进行数据分析,把握出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分类为出口外贸企业提供精准服务。”贵港市税务局货物与劳务科负责人说。
通过税收大数据提前分析,贵港市税务局将辖区内圣诞树用品、鞋业制造等类型的出口企业纳入出口退税重点服务企业名单,为企业开通绿色快速服务,实行出口退税“随到随审”模式。
平南县最大的生产型出口企业保利高塑胶制品(广西)有限公司是出口退税“大数据+精准服务”的受益企业。疫情发生以来,该公司一度遇到资金周转问题。税务服务专员通过涉税数据分析,发现该公司因部分出口货物报关单数据缺失,无法顺利办理出口退税。为了及时足额为企业办好出口退税,平南县税务局对涉及的6146条报关单数据进行筛选、比对和核查,对具体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和数据确认,为企业解决了2020年度加工贸易进料加工核销问题。今年以来累计为该公司办理出口退税2400余万元,为企业扩大生产送去“及时雨”。
在全线开工的梧州三条钢带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各条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赶制海外订单。截至今年10月底,该公司已出口钢管尺249万只,出口额2047万元。公司总经理孙嘉宏表示,今年经济形势好转,公司接连获得海外批量订单,但由于上游零部件断供,导致已签订的订单生产滞后,影响了订单的交付和回款。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们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根据企业需求,派员加班加点审核数据,开通绿色通道,快速办理了企业的出口退税。”梧州市长洲区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说,这是该局针对外贸企业制定的个性化帮扶方案,可提供一揽子、一站式便捷税务服务,助推服务企业“零距离”。
“我们的产品现在远销日本以及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除了产品自身过硬的品质,也离不开长期以来税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位于百色市田林县的广西伟健药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说,现在办理出口退税,全程无纸化在网上办理,公司10月份申报的出口退税款两天时间就到账,帮助企业加快资金“活水”回流。
今年以来,田林县税务局用好税收大数据,着力推进退税服务流程优化,重点企业专业化团队辅导,为企业提供全程专人“护航式”优质退税服务,定时对系统中企业申报信息进行查询,对退税所有流程环节进行督促办理,准确把握出口退税每个环节的时效性,帮助企业实现极速退税,提振出口企业信心,为外贸出口市场复苏保驾护航。